第562章 接管商行(1 / 2)

大宋将门 青史尽成灰 1808 字 2个月前

皇家小学每十天能休假一天,和朝廷的官吏一样。

通常赵宗垕都会回到宫中,去给母后问安,而后等赵祯处理公务之后,再去见父皇,父子一起用晚膳。

这是赵祯从王宁安那里学来的一个经验,都说天家无情,父子兄弟夫妻姐妹,什么都可以牺牲,越是亲近的人,就越是凶恶的毒蛇。其实也可以换个角度想想,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相处得来的。

父子兄弟,也是如此,没人会为了一个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面的陌生家伙,嚎啕痛哭,甘心当孝子。

亲子教育,很有必要!

赵祯今天就决定给儿子上一课,师父能教你东西,父皇也能教给你。

中午时候,就把赵宗垕叫来,一起吃了午膳,赵祯就拿出了一份扎子,送到了儿子面前。

“这是你师父刚刚送来的。”

赵宗垕喜形于色,“师父?他要回京了吗?我记得他走了50天了。”小家伙眼睛瞪得大大的,他还记得,先生离京的时候,还没过年呢,现在都过了正月,都没给先生拜年,也不知道他会不会生气……

“唉,巴蜀的事情,没有那么容易的。”赵祯摸了摸儿子的头,“你师父遇到了难题。”

“父皇,你会帮师父吧?”小家伙满怀期待问。

赵祯笑了笑,“等一会儿你在龙椅的后面坐着,不要出声,父皇会把韩琦叫来,你替父皇看看,他是个什么人。”

赵宗垕用力点头,乖巧地坐在椅子后面,手里抱着王宁安的扎子,他从头到尾,仔细看着,字都认识,意思也大概明白,可是对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说明,赵宗垕就糊涂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啊?

小家伙耐心等待。

过了不多一会儿,韩琦果然来了。

“韩相公,请坐吧。”

“谢官家赐坐,老臣感激不尽。”

“呵呵,韩相公出将入相,劳苦功高,为了江山社稷,夙兴夜寐,宵衣旰食,朕都看在眼里……这些年韩相公不论是在外领兵,还是为政理财,都颇有建树。就拿你在三司的那几年,正好赶上对幽州用兵,朕心知肚明,当时朝廷亏空太大,各地横征暴敛,民怨沸腾,你能不计辛苦,将粮饷调度得井然有序,这份功劳,丝毫不亚于疆场征杀啊!”

韩琦不动声色,只是拜谢皇帝嘉奖,但是心里却敲起了鼓,过去好几年,赵祯这时候提起,根本是另有所指……不过不要紧,老夫已经做好了万全的准备……王宁安,还以为你有多大的本事,到了蜀中就能发现问题,没想到,竟然等了快两个月,足见你的本事也就是如此,老夫岂会怕你!

“回官家,那一年多,老臣的确昼夜辛苦,头发就是那时候熬白的,所幸上赖天子洪福,下托将士用命,才能光复幽州,重创契丹。不过老臣惭愧,毕竟事情太多,千头万绪,难免有些疏漏,倘若有什么差池,还请陛下能够谅解。”

赵祯点了点头,心说不愧是韩琦,马屁、诉苦、推脱、卸责,几句话,全都是套路,如果自己一挥手,说他辛苦了,没什么事,只怕王宁安就白查了……

赵祯呵呵一笑,“韩相公,朕听闻在幽州之战,从巴蜀调了不少粮饷,你可知道?”

“这个……老臣知道。”韩琦略微沉吟,就立刻说道:“巴蜀路途遥远,本来不在征用的范围之内,奈何战事吃紧,老臣担心会迁延日久,就让川陕四路准备。前后调出了大约200万贯的粮饷,不过这些东西还没运到河北,战事就结束了。老臣是疏忽了,错估了将士的英勇,请官家治罪。”

“哈哈哈,未雨绸缪,胜过临渴掘井,韩爱卿做得没什么错……只是朕很好奇,这200万贯的粮饷,哪里去了?”

“转拨西北了。”韩琦立刻道:“但是西夏不稳,没藏讹庞意图染指大宋,屈野河一战,我军损失惨重,老臣为了防备西夏的攻击,将物资粮饷就近调到了西北,主要是永兴军路和秦凤路。”

“那这些物资呢?都怎么用了?”赵祯面无表情,继续追问。

“原本是要充作军粮的,可是后来西北发生了灾情,许多粮食就拿出来赈灾了,还有一些粮仓因为洪水,或是冲走了,或是发霉变质……算起来也有一两年的光景,都是一笔烂账,算不清楚了。老臣几次和包大人提到,希望能查清楚,如果有人贪墨,一定要严惩不贷!毕竟这些粮饷是从交子务挤出来的,说句不好听的,都是巴蜀百姓的血汗,当时为了对付辽国,没有办法,如果有人敢浪费,那就是找死!”

韩琦说的是义愤填膺,斩钉截铁。

如果王宁安在,一定给韩琦送一个小金人!

绝对影帝!

他的这番奏对,彻底把自己摘出来,又是请罪,又是发飙,就是在说一件事,我是干净的,一点问题没有,就算有差错,也是下面人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