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章 二十四条大罪(2 / 2)

权驭大明 小黑醉酒 1781 字 2个月前

天启皇帝见魏忠贤一副惴惴不安的模样,于是笑着安慰道,“大伴尽可安心,朕这就回复杨涟,让他知难而退。”

说着,天启皇帝拿起一旁的奏章,用朱笔在上面写了一句话,然后让一旁的内侍拿给魏忠贤看。

“老奴叩谢皇上天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魏忠贤扫了一眼奏章上的朱笔御批,立刻感动得老泪纵横,连忙跪下谢恩。

奏章上写着一行醒目的红字:“一切政事皆朕亲裁。内宫事严密,外廷何以知道!”

换句话来说,天启皇帝此举无疑是在给魏忠贤撑腰,明确告诉杨涟,司礼监是为天子服务的机构,故而魏忠贤所做之事都是奉他的旨意行事。

不仅如此,天启皇帝还对杨涟有所苛责,司礼监可是在皇城里,与外庭的官员分属两个系统,如此一来杨涟如何知道魏忠贤擅权行事?难道他在司礼监安插有眼线不成?

毫无疑问,这行字对魏忠贤而言就是一枚定心丸,有了天启皇帝的信任他还怕什么?

而且,魏忠贤还敏锐地觉察到了天启皇帝对杨涟这道奏章的不屑,毕竟杨涟所说的二十四条大罪如果离开了天启皇帝首肯的话他哪一条都做不成。

尤其是“剪除异己”这一条,更是令天启皇帝心生鄙夷,就在去年,东林党人借着京察大肆打压齐楚浙等派系不也是“翦除异己”?根本就没有手软。

毕竟,朝堂上的党派之争历来如此,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天启皇帝对此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

冉兴让得知了杨涟弹劾魏忠贤的事情后大吃了一惊,连忙赶来上海县见李宏宇,杨涟这道奏章可是一道导火索,一不小心就要点燃京城官场酝酿已久的火药桶,使得东林党引火烧身。

“这杨涟是不是犯了迷糊,魏忠贤可是皇上的人,他竟然想动魏忠贤,这岂不是在向皇上逼宫?”

见到李宏宇后,冉兴让不由得皱着眉头向他说道,言语中对杨涟此举颇为不满,使得原本就紧张的京城时局变得更加复杂。

“说什么‘积威所劫,致掖廷之中,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难道他不知道魏忠贤就是皇上手里的一颗棋子,何有肘腋之变的担忧?”

说着,冉兴让冷笑了一声,一脸不屑地说道,“杨涟这腔调倒与海瑞异曲同工,难道他想当天启朝的‘杨青天’?海瑞再怎么说也是不结党的!”

“驸马爷稍安勿躁,皇上乃圣明之君,明察秋毫,英明睿智,定能圆满解决目前之事。”

李宏宇知道冉兴让是担心京城局势出现大的变故,那样的话无疑对大明不利,于是笑着安慰道。

至于冉兴让拿杨涟与海瑞相比,这里面也是有一段往事,海瑞曾经上书嘉靖皇帝,说:“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

而如今杨涟也对天启皇帝说:“都城之内,亦但知有忠贤不知有陛下”,这并不仅仅拿天启皇帝跟嘉靖皇帝相比,更为重要的是指责天启皇帝的失职。

试想一下,在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时期,有哪名官员敢用如此的言语来跟皇帝说话?

这简直就是狂妄和放肆,十有八九会被洪武皇帝和永乐皇帝砍了脑袋,反正大明的官员多如牛毛,两位皇帝也不在乎死上一两个胆敢触犯君威的官员。

“唉!”

冉兴让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地说道,“此次杨涟既然已经弹劾魏忠贤,那么东林的那些人岂会轻易收手?我是担心朝局会为此变得纷乱,现在关外战事变幻莫测,一旦受到影响后果不堪设想。”

李宏宇闻言心中不由得一声苦笑,冉兴让的担忧并不是杞人忧天,如今的大明可谓是内忧外患,可掌握了大明命运的京城官员们却热衷于党争,摆出了一副不把对手打垮誓不罢休的架势,着实令人感到遗憾。

“希望杨大人他们知难而退。”

随后,李宏宇沉吟了一下,神色严肃地向冉兴让说道,东林党的那些人如果再闹下去的话就有逼宫的嫌疑,这会使得天启皇帝对此下重手,毕竟皇帝可不是纸糊的老虎,岂能任由臣子们胁迫?

“但愿如此吧!”冉兴让闻言再度叹了一口气,他和李宏宇远在江南因此对京城的事情是有心无力,故而只能选择静观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