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目标库页岛(1 / 2)

远东1628 茶头 1684 字 2个月前

现在海参崴除了学院区,其他的地方到处也都是参与学习的辽民,各个企业的学徒班足有几十个,共有两三万辽民在这里学习。他们都是先经过一个多月的扫盲,然后才会进入学徒班。

火电厂、机械厂、兵工厂和铸造厂的学徒班人数最多,有将近一万名辽民在这几个企业里学习培训。这几个企业的学徒工,都是第一批辽民在冬训中成绩优秀的那些人,去年冬天就开始进厂实习了。

甚至这几个企业的基础建设和后期的设备安装,他们也都是全程跟随。今年入冬前几个企业就要开始全面运行,他们也将正式上岗。

另外还有一些公司转变思路后,按照“地方五小”方式搞起来企业,比如生产三酸两碱等化学原料的小化工厂、使用小平炉、小电炉的钢铁厂,小规模的玻璃厂、土法的炼焦厂等企业。

这些企业的技术人员最尴尬,他们在现代社会规划的企业方案都不小,可是到了这里却发现,想要实施他们的企业方案任重道远。他们只能塌下心来先从小做起。这些企业的基础建设在去年就都已经全部完毕,但是现在很多设备连安装都省了,直接封存入库。

他们在高大宽敞的现代化厂房里,苦逼的搞起了“地方五小”式的企业,甚至还要使用非常落后的生产技术。其实公司的化工原料、各种钢材以及各种其他物资还有很多,足够他们使用一段时间。

但是他们现在必须先把厂子做起来,目的就是慢慢的把这些学徒工培养成合格的产业工人,一边实习一边教学,争取在今后两三年内,建立起他们之前规划的那种现代化企业。

两三万学徒工的教学任务,如果单靠公司员工现场教学明显不现实。为此公司在现代社会的时候,就下载了大量视频教学资料。

公司各部门的专家技术人员也自己录制了大量的教学视频内容。所以这些学徒工的主要教学模式,就是以大量的视频教学为主,再辅以各个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的宣讲授课,但也都是几百人在一起的大课。

这些学徒工天天都是一边在企业实习,一边在学徒班上课,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他们所在企业各个部门的员工。

虽然对于这个时代的辽民来说,学习现代社会的东西有着很多先天的不足,学习起来也格外吃力,但是对于这样的机会,这些辽民都极为珍惜,学习起来也非常努力。

很多学徒工天天都会学到很晚,学徒班的几个大课堂的视频教学片,也是从早到晚的反复播出,每名学徒工的手中也会有非常全面的教材。

来到海参崴的几万妇女,都被安排进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中。包括服装厂、纺织厂、罐头厂、副食品加工厂、皮革加工厂、海产品加工厂、鲸类加工厂、肉食加工厂等几个企业。

其中纺织厂、服装厂和皮革加工厂,现在生产任务都不多,招收的女工也不多,各自吸收了一千多人。目的就是培养一些熟练的女工。等到以后生产任务多了,需要招收人手的时候,一帮熟练的女工,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很快就能培养出大批熟练女工。

几个食品类工厂也一样,基本没什么技术含量,一帮老娘们进厂实习几天就差不多能独自操作了。几个工厂都需要大量的人手,总共招收了一万多名女工。

还有农委会建立起来的种子培育中心、蔬菜大棚基地,俄罗斯岛家禽家畜养殖基地、菌类养殖中心、畜牧场等部门,也吸收了几千名妇女。另外公司各部门也招收了几千名年轻女工,从事文案、文秘、服务、杂物等工作,把公司的员工从某些繁琐枯燥的岗位解放出来,进行更重要的工作。

这些女工也正在各个企业、各个部门进行学习培训。她们培训的时间就短了很多,最多两个多月就能正式上岗。

整个海参崴就像一座巨大的学校,到处都充斥着学习培训的课堂。几万名辽民男女,原来可能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农家妇女、小商小贩、渔民、工匠,也可能是识字的秀才、商户、地主。但是来到了海参崴,都要从头学起,开始他们的新生活。

第一批移民中辽民,现在分布在海参崴的各条战线上。仓储中心、露天煤矿、林场、港口、造船厂,还有金角湾南岸的两万多亩农田里,都有众多移民的身影天天辛勤的劳碌。

海参崴东部山地丘陵之中,天天都会传来一阵阵轰隆隆的炮声。这里是公司基础建材生产中心,每天的炮声就是出自那里的几个采石场。

科委的地址勘探小组,在海参崴东部接连勘测到十几处粘土、石灰岩、花岗岩的石矿,现在已经陆续建起了几处采石场,安装了成套的采石设备日夜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