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2 / 2)

十国帝王 我是蓬蒿人 3024 字 1个月前

半晌,林安心才低头恨恨道:“人手呢?据我所知,成都临时能够调集的人手,至多不会超过两百,而你此番围追堵截的手笔,少说动用了两倍之数,军情处哪来的这许多人?”

“看来青衣衙门对军情处知之甚深呀。”第五姑娘不禁笑容深邃,“不过了解的却还不够。这些多出来的人手,并非凭空而来,你应该知晓,演武院有军情处受训人手,这期学员不过是提前结束受训,此番恰好刚秘密赶到成都罢了。”

林安心怔在那里,一时忘了言语。

谜底揭开之后,才发现它并不如何高深莫测,这多少让人觉得难以接受,但谜底之所以是谜底,并不在于它如何高深,而在于还未揭开时,它不能被人及时预见罢了。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已是足够。

“林司首,来生莫要与大唐为敌。”第五姑娘最后望了林安心一眼,转身走下山顶。

身后,旭日喷薄,一泼冰冷箭雨罩向山崖前的一代芳华。

……

与莫离所料不差,李从璟很快接到了从洛阳传来的不好消息。

让李从璟稍感意外的是,这封信源自任婉如之手。信中所言,也不是朝堂风向,而是说及的一件看似并不太严重的事。

日前,秦王府西卜祭酒侵占良田,手段不甚光彩,引发了冲突,最终导致数名农户受伤,更有一人伤重不治,西卜祭酒感到事态重大,慌忙向任婉如求救,任婉如遂在家书末尾,将此事告之李从璟。

之所以是告之,而不是询问如何处理,是因任婉如知晓如何处理。

若是往常时节,此事不会引起李从璟太大注意,毕竟任婉如也知秉公处置,不会徇私枉法,但在有了莫离先前那番话后,李从璟便感觉到此事背后恐怕大有文章。

“西卜祭酒刘询此人,我还是知晓的,虽有好财习性,但识得大体,平日里或许会贪图一些小利,但绝不会在大处犯错。侵占良田?新政推行至今,对土地兼并是何种态度,何人不知,他怎会这般糊涂?”

李从璟放下信件,揉了揉眉心,“不消说,此番被人算计的可能性极大。让军情处查一下,此中根结到底是怎么回事。”

“西卜祭酒官拜从七品上,在王府不是无足轻重之辈,此事根结固然要查明,眼下紧要之处在于,推演此事会引发怎样的风暴。”坐在一旁的莫离怀抱手炉道,他的病情虽说好转了些,但仍旧不能掏出折扇摆弄,“大帅,依离之见,刘询恐怕是对手拿来作投石问路之用的。”

“恐怕不会只是投石问路那般简单。”李从璟目光深远,“自二十一名官吏被杀,到盐监出事,各地频发事端,以至于贼军叩关,这些事接二连三发生,朝中却无一人对我有所微词,若是寻常时候也就罢了,但若是你先前所言不差,值此紧要时期,对手放着这些事不做文章,只有一种可能。”

莫离明白李从璟的意思,眼神凌厉了几分,“他们在等一个时机,不发难则已,发难必是大动静。”

“先是西川生乱,现在又是王府官吏举止不端,前有治理地方不力,后有约束属官不当,这个秦王不仅才能欠缺,只怕连用人之明都没有!你且说说,他凭什么归朝受封、入主东宫?”李从璟笑意冰冷。

“那当如何?”

“还能如何?好生呆在蜀地,先将蜀地治理好,至少得保证新定之地再无动乱,才好再言其它。至于迫在眉睫的吴国攻楚、契丹西征,要如何应对——帝国并非只有一个皇子,也并非没有贤臣良才,何必事事非他不可?”李从璟看到董小宛进门,站起身来,在玉盆里净了手,擦拭水渍的时候,笑容忽然恢复了温度,“莫哥儿,到用饭的时候了。”

莫离也站起身,笑道:“听大帅如此说来,倒似帝国内外、天下九州,皆是敌人。”

“天下皆敌的待遇,可不是谁都有资格享受到的,莫哥儿何不体味其中之乐?”

两人相视大笑。

董小宛拿明珠般的眸子偷瞧了两人一眼,暗自撇撇嘴,心想这两人怎么老是无端发笑,世上有那么多值得高兴的事么?

……

李嗣源很生气。

有史以来第一次,李嗣源在临朝时甩了折子,丢下一班朝臣不理,怒气冲冲佛袖而去。

与此同时,一辆装饰简洁但格调儒雅的马车,沿着官道行驶到洛阳上东门前,吱吱呀呀的车轮在城前缓缓停下,一名文士模样的男子掀帘走下马车,双手拢袖望向高大城楼。

“不愧是千古一城,气派,真气派!”文士口中说着赞颂的话,脸上却没有半分崇敬之意,他露出一个莫名的笑意,“此处即天下,便从这里开始吧。”

第645章 惊涛初起剑南道,诸侯掀起百丈浪(九)

径直回到寝宫,李嗣源进了德妃曹氏的门,兀自坐在大厅中黑着脸生闷气,在曹氏满面疑惑前来侍候的时候,李嗣源拍着小案大怒道:“这帮逆臣贼子,都吃了熊心豹子胆,简单不当人子!让此辈小人立于朝堂之上,是朕之耻辱!”

曹氏拉着李嗣源的手好生劝慰了半晌,临了问道:“眼看就要年关了,到底发生了何事,让你如此恼怒?”

此时,文明殿的百官面对空荡荡的龙椅,各自心思不一。

安重诲与李琪站在一起,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复杂之色。另一边,任圜面色难看,脸上肌肉似有抽动。再看赵王李从荣,低头望着地面,不清楚是何神情,他旁边的宋王李从厚,扯了扯他的衣袖,焦急的在跟他说些什么。

安重诲也是历经风浪之人,然而此时回想起今早朝堂上的风暴,依旧觉得后背发凉。一切都发生的太快,而且不可思议,此事要是放在半载前,安重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信的。

宦海沉浮打磨出来的心性、认识,让安重诲很快冷静下来,他很快意识到今日之事并非毫无道理,端倪在前些时候便已显现,这让他不得不再度回想方才停息的那场风暴,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深意。

……

洛阳府尹孔循,毫无预兆上奏了秦王府西卜祭酒刘询侵占良田、酿成冲突、致人死亡的事件,而后道:“因事涉亲王府,洛阳府衙不敢擅专,今启陛下,以待诏令。”

安重诲记得自己当时诧异的望了孔循一眼,搞不懂对方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自打天成元年安重诲与李从璟“争权”的事发生后,孔循失了安重诲之信任,虽说地位不再如前重要,但因其女嫁与了赵王李从荣,故而恩宠也未见太衰,如今在朝堂上虽说不再举足轻重,却也不是寻常官吏可比。

秦王府官吏之事,触动了朝廷律法,自当处理,安重诲不觉得奇怪。

他奇怪的是,这件事本不该拿到朝堂上处理。

也没有必要拿到朝堂上处理。

否则,一旦此事闹得人尽皆知,秦王脸面何在?

安重诲不解孔循何以敢如此触犯秦王。

好在不用他多想,李嗣源即已下了指令,看得出他很不高兴,因为他的措辞并不客气,“洛阳府衙何时连案子都不会办了?此事虽然事涉亲王,却并无特异之处,洛阳府衙该如何查清事实,搜罗证据,而后如何拿人、讯问、定案,此间细节难道还要朕来躬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