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真是巧!(1 / 2)

拣宝 1894 字 20天前

“你家我去过,好像没啥古物。”王观随口道,专注驾车。看见出了郊外后行人稀少,也慢慢加快了度。

“我说的不是武宁的家,而是彭泽的祖宅。”彭诚解释道:“你也知道,每年清明节,我们家都要回彭泽扫墓的。”

“对喔。”

王观反应过来,然后笑道:“彭泽啊,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的地方,你要是能够找到他的手书字帖,那么这一辈子都不用发愁了。”

“废话,谁不知道。”彭诚没好气道:“就算我历史不好,但是也知道陶渊明是东晋人,离现在已经有一千多年了,他的章手稿怎么可能保存到现在。”

“这可不一定。”王观笑道:“现在第267章真是巧!一样有陶渊明的手迹流传,虽然只是拓本,但是年代越久,仿得越真的话,价值也就越高。还有那篇归去来兮辞,或者桃花源记,未必要陶渊明的原本募本,只要是历史书法名家写的就行,一样很值钱。”

“好比苏东坡就曾经写了归去来兮辞的字帖……”说到这里,王观啧声道:“就算把陶渊明的原本手稿拿来,恐怕也没有苏东坡的那个字帖价值高。”

“为什么?”彭诚有些愣了。

盗版的居然比真的值钱,这是什么道理?

“不是说了么,要看作品的质量啊。”王观解释道:“虽然说,陶渊明是屈原、李白、杜甫、苏东坡一个级别的大豪大才子。可是除了苏东坡之外,其他人不是以书法闻名于世的。所以苏东坡字帖的价格,自然要比陶渊明真迹高一些。”

“当然,这也是个人见解而已,毕竟年代太久远了,陶渊明的手迹早就化成灰了。如果真的有陶渊明真迹出世,那么绝对是轰动全国的大事。”

王观有些神往,却也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轰动。有多轰第267章真是巧!动?”

彭诚笑道:“就像前段时间的张献忠玉玺一样沸沸扬扬吗?”

“咦,你也知道这事。”王观有些惊奇道。

“废话,都上央新闻了。我能不知道吗。”彭诚没好气道:“不要以为我坐机关单位就与社会脱节了,说不定我知道的事情比你还多。”

“这倒也是,谁叫我们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呢。”

“切……”

说说笑笑之。王观开车回到了县城,把彭诚送到家之后,自己也回家了。晚上聚餐,果然是通宵达旦,醉得不省人事,然后浑浑噩噩的过了一天。

之后两天,风平浪静,王观就宅在家里,哪里都没去。

不过,虽然身在家。王观也没有忘记关注省城的事情,每天都和高德全通电话,也及时了解那边的动态。这两三天时间里,张老等人的排查行动很有成效,在岳大掌柜这个内应的帮助下。又连续发现了两件朱先生的赝品。

面对这样的结果,大家也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悲伤。高兴的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朱大先生的赝品是近两年烧制流入市场的。然而,想到这种巧夺天工的赝品进入市场。不知道有多少人上当受骗了,似乎也不是什么值得开心的事情。

还好,这个情况只是业内人士清楚,还没有造成严重的恐慌。不过,这样的势头如果得不到抑止的话,肯定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可是,就像几个老人所说,能够照看省内一亩三分地就已经是十分难得的事情。就好比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也顾不上其他地方了。毕竟,朱大先生隐藏得很深,根本挖不到他的源头,大家自然束手无策。

“王观,过来……”

就在王观忧叹的时候,却听到父亲叫唤的声音。

“爸,有什么事?”王观连忙走了过去,经过几天的调养,父亲的脚伤已经恢复得差不多了,现在可以行动自如。估计再过两三天,就会完全康复。

不过,情况一好转,父亲就有些坐不住了,叫唤王观过来,让他开车兜自己出去看看。

“爸,你想去哪?”王观有些迟疑问道。

“随便。”父亲无所谓道:“环城绕一圈,看看郊外的情况,呼吸新鲜空气……”

王观不觉有异,点头答应下来。

不久之后,他就开车载着父亲出了县城,在绕城的路上慢慢的行驶。

由于临近立春,气候渐渐回暖,雨水较多,使得城外的树木杂草上湿漉漉的,看起来油酥绿翠,有点儿春意盎然的模样。

“停!”

忽然,在汽车接近一个山脚下的时候,父亲果断叫道:“在这里停车,我下去走走。”

王观见状,顿时惊讶道:“爸,你该不会又是想爬山吧。这可不行,要让是妈知道了,非骂死我不可。”

“你别让她知道不就行了么。”父亲没好气道:“少说废话,赶紧停车开门让我下去。”

“这样不好吧。”王犹豫不决。

“你担心什么。”父亲瞪眼道:“就是下去走走而已,你在旁边看着,能出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