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2 / 2)

汉侯 来自远方 3959 字 17天前

妇人能开弓,少年能射箭。

借助匠人改进的击发器,老人亦能操控-毒-烟-筒,为大军提供助力。

边民早习惯号角和战鼓,即使是垂髫童子,遇到战事也不会惊慌,多会抱起羊羔,在兄姊的带领下,进-入挖掘好的地道躲藏。

遇到战况危急,役夫参与作战,村寨里聚的老人和孩童就会离开藏身处,驱赶大车,拽动拖车,接过役夫的职责,为汉军运送粮草和军械。

武帝初年的边郡,赫然形成一座座军事堡垒。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平日耕种经商,同他郡百姓没什么区别,一旦遭遇外敌,立刻会摇身一变,成为战争中的重要一环。

这样的变化,始于某只闯入时空的蝴蝶。

蝴蝶轻轻振动翅膀,带起一阵微风。日复一日,终成一股飓风,席卷草原,重塑岁月流经的河道,在历史时空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道印记。

使臣团队主动和归降的胡人接触,因对方的富裕震惊。派出的探子非但没能完成任务,内心反而产生动摇。

自己在草原风餐露宿,临到冬日,还需要靠劫掠过日子,劫不到就得饿肚子。随着牛羊频发瘟疫,日子别提多难过。

昔日踩在脚下的别部奴隶反倒甩掉苦日子,背靠汉朝,赚得盆满钵盈。部民各个身强体健,孩童长得极好,甚至连老人都活得格外滋润。

事情就怕对比。

众人越想越不是滋味,使团内的气氛迅速变得低迷。

主使和副使发现不对,却没有任何办法。别提随员护卫,连他们自己都感到羡慕,还怎么去劝说别人,提振士气?

在众人感到揪心时,长安旨意终于抵达,匈奴使臣被允许进入汉境。

使团前往长安途中,一路有边军“护送”,每经过一处郡县,同样有郡兵出城,“礼送”这些胡人过境。

抵达长安城外,驻守都城的汉军同边军交接,将使团成员“安全”送到下榻处,由大行令派人接手。

休息一日,匈奴主使要求见汉家天子。

“我携国书而来,为同汉朝结好!”

“主使莫急。”

负责接待的行人和译官表面客客气气,话中却是七绕八绕,直绕得对方头昏脑涨,始终没给出任何确切回答。

走出房门,几名令丞对视一眼,决定再接再厉,忽悠,咳,交涉到这些匈奴人找不到北,才算是成功。

“吾等共勉。”

身为汉朝的外交人员,这是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必须做到!

在接下来的半月时间内,匈奴使臣每次提出要见天子,都会被令丞们忽悠得两眼冒金星。

发现软的不行,主使打算强硬,一次谈话中,当场将佩刀拍在几上。

“汉家皇帝何时召见吾等?”

令丞们双手一揣,眼睛一眯,客气的笑容消失无踪。

“此乃长安!”

知不知道脚下踩的是什么地界,就敢当面拍刀子。敢在汉朝都城嚣张,是想试试脖子够不够硬?

不杀来使?

汉朝和匈奴好似都没这规矩。

交涉再次无疾而终。

发现令丞软硬不吃,使团内部不禁产生担忧。

汉天子始终不予召见,接待官员又是这样的态度,莫非汉朝不打算缓和关系,当真无惧匈奴勇士南下的铁蹄?

就在匈奴使臣忐忑不安时,汉宫放出一批老弱的宫人,开始择选良家子。载着芳龄少女的大车涌入长安,香风飘散在空气中,引得路人驻足流连。

匈奴使臣获悉此事,提到嗓子眼的心陡然放了回去。

“小皇帝是在虚张声势!”主使轻蔑道。

匈奴人此行是为和亲,和亲自是要有美女。

他们不知道汉宫早定此事,以为这些女子是为和亲准备。之前的种种强硬,都视作汉家朝廷故作姿态,打肿脸充胖子。

越想越是在理,主使和副使开始飘飘然,以致于忘记在边郡所见,也刻意忽略近两年胡骑没有大规模南下,对汉军战斗力的了解还止于景帝年间。

匈奴使臣产生错误认知,开始发飘,在林苑练兵的赵嘉和魏悦等突得天子召唤,暂停手中军务,速往未央宫觐见。

“阿多能否猜出,此次入宫为何?”魏悦策马行在赵嘉身侧,低声道。

“大抵同匈奴使臣脱不开关系。”赵嘉转过头,看向深衣绢带,距离渐近的魏三公子,视线不自觉落在对方的唇角,停顿两秒方才移开。

李当户突然凑过来,笑道:“晾了匈奴人足足十日,估计发兵之期不远。”

听到三人之言,曹时和韩嫣勒住缰绳,眼底透出兴奋,胸中战意沸腾,恨不能立即率军北上,同匈奴战上一场。

“起风了。”

几人进到城内,一路穿过南城,驻足未央宫前。

石阶前,赵嘉长身而立,衣袖被风鼓起,瑟瑟作响。

思及天子在朝会所言,眺望碧蓝天空,耳边似又传来苍凉的号角,召唤他披坚执锐,跃上战马,在隆隆的战鼓声中,率麾下儿郎奔赴战场,将汉骑遍-插-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