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收获成果(1 / 2)

官神 何常在 4008 字 10天前

"那么请问谢尔顿先生。当年当日本刚发明石英表的时候, 瑞士人也对石英手表嗤之以鼻, 认为石英手表不过是一个玩具, 完全没有艺术性和工艺性, 对传统的机械手表带不来任何冲击。但事实却和瑞士人的结论相反, 石英表一经问世就大行於世, 短短时间内就占领了手表市场一半以上的份额, 迫使瑞士也不得不改变策略, 也投入到石英表的研制之中, 请问这件事情, 你又作何看法?”夏想不紧不慢地问道。

谢尔顿顿时语塞, 说不出话来。

尽管夏想也不喜欢小日本, 但日本人的聪明也是让人佩服, 他们发明的石英表让锺表王国瑞士如临大敌, 被迫迎战。他们发明的方便面行销全球, 方便了无数人。他们在数码产品上面的成就, 几乎成为了行业规则的制定者, 不管是液晶屏, 还是数码相机, 甚至各种家用电器方面, 也是世界一流。不得不让人叹服小日本的技术和制造能力。

数码相机大潮完全就是在几个日本厂商的推动之下, 席卷了全球, 美国也未难幸免, 被数码相机的易用实用和便利的特性吸引, 迅速地抛弃了传统相机。

"我认为, 在不久的将来, 数码相机将会和电脑一起, 以强势的态势崛起, 传统相机的市场份额逐年萎缩, 胶卷产业也将是夕阳产业, 前景不妙。而中国也因为各种原因, 将会成为世界的工厂, 柯达应该抓住机遇, 和达富一起携手共进, 在即将到来的数码大潮之中, 抢先占领有利的位置, 加大科研投入, 研制下一代数码相机!”夏想直接抛出了他的重磅炸弹, 他也知道柯达内部其实对数码相机是不是能够取代传统相机, 也有不少争论的声音, 他就火上加上一把柴, 乘机提出他的建议, "佳能、尼康和索尼作为老牌的日本相机厂家, 在数码相机的研制下, 都投入了巨资, 都是在赌数码相机一定能够替代传统相机, 柯达在传统相机的市场份额上。和日系厂家还有一争之力。但在数码相机上面, 已经落后了许多。达富也敏锐地意识到了传统相机市场的萎缩, 必然会带动胶卷市场的萎缩, 现在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正在兴建数码相机和液晶屏生产线……”

接下来, 夏想就目前市场的现状, 传统相机的优点和缺点和数码相机的优缺点一一对比, 最后得出结论, 数码相机必胜。同时就目前电脑的CRT显示和液晶显示器也进行了技术对比和市场分析, 有过后世亲身经历, 亲眼目睹了市场的大浪淘沙的无情竞争, 夏想比任何人更了解未来的发展趋势, 讲述起来也是深入浅出, 令人叹服。不但举例详细, 对各种技术参数如数家珍, 而且对市场的分析也十分到位, 就连谢尔顿听了, 也是连连点头。

夏想的英文不太过关, 长篇大论时, 就交给了翻译。有许多术语翻译也拿不准, 夏想就在一旁补充。专业术语往往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听在谢尔顿的耳中, 就不得不让他对夏想刮目相看。

原本他以为夏想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官僚, 他接触过不少类似的官员, 对技术和市场完全是外行, 却又喜欢发表一些空洞无物的高见。不成想, 夏想口若悬河的一番演说, 直接就击中了谢尔顿本来就摇摆不定的选择。

谢尔顿是中间立场, 他认为数码相机将来会和传统相机平分天下[ 遮天 ], 但在柯达内部, 还是大部分人认为传统相机的地位不可动摇。此次猛然听到夏想如此详尽的市场分析, 比起柯达内部专业的市场分析师所做的报告还要精彩十倍, 顿时让他对夏想肃然起敬。

美国人最敬重有实力的人, 夏想发言完毕, 谢尔顿第一个起身鼓掌, 连连称好:"精彩, 非常精彩。夏先生, 我有一个要求不知道你肯不肯答应?我想请你到柯达总部作客, 和总裁先生亲自会面, 我相信你的精彩言论会对总裁先生有所触动, 也相信会对许多董事的想法产生冲击。”

夏想也起身表示谢意:"既然谢尔顿先生有诚意, 我就接受你的邀请。”他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 打动了谢尔顿, 能够面见总裁, 就等於迈出了成功的第一步。毕竟想要说服观念保守的柯达,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夏想有理由相信, 凭借他后世的经验和亲身经历, 只要他将市场前景当成一个未来的设想如实地说出来, 因为真实而带来的震憾肯定会打动柯达总裁和柯达的市场分析师, 正因为真实。所以他的说法才详实而让人深信不疑。

一场谈判变成了夏想的演讲, 让常青松始料不及。但夏想对市场的分析和对技术的了解, 也让常青松大吃一惊。他才知道, 夏想原来确实有真才实学, 并不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小官僚, 他对胶卷市场现状的了解, 对数码相机前景的分析, 对D液晶兴起的预言, 等等, 无一不让常青松听了大为叹服。先不管夏想的结论正确与否, 单是他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对市场的深入了解, 就不比他差, 有些地方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等谢尔顿一走, 常青松来到夏想面前, 支吾说道:"夏处长, 以前我误解了你, 我向你道歉。”

夏想也知道常青松本来是技术出身, 又当了副总, 基本上既有技术人员的死板又有官员的应变, 人不坏, 就是在官场之中, 没能保持住本心, 就一笑了之:"没什么。都是为了共同的目标, 只不过我有点好高骛远, 而常总着眼於眼前。现在大家求同存异, 争取有一个满意的结果。”

第二天, 夏想一行三人就到了柯达总部, 面见了柯达总裁史密斯。夏想这一次更是准备充分, 侃侃而谈地将后世传统相机如何被数码相机迅速地吞食市场, 胶卷如何大面积地滞销, D液晶屏如何在两三年时间就将CRT彻底击败等市场前景, 用生动详实的语言, 仿佛讲故事一样讲给了史密斯。与史密斯一同在场的。除了谢尔顿之外, 还有几个董事和市场分析师。

夏想一连说了两个小时有余, 主要是中间需要停顿, 等翻译翻译完之后再说。演讲完毕之后, 史密斯带头鼓掌, 众人纷纷起立向夏想致意。

邱绪峰和常青松见夏想受到隆重欢迎, 十分高兴, 以为事情成了, 夏想却知道, 美国人对你鼓掌, 对你表示赞赏, 但未必就表示同意你的看法。他清楚,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但至少第一步算是打开了局面。

随后, 几个董事以及市场分析师都对夏想提了不少问题, 其中有些问题非常刁钻刻薄, 但夏想对於亲眼所见的事实岂能没有信心和说服力?他从容应对, 镇静自若, 所有问题都给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最后让在场众人都无话可说。

不过, 史密斯没有就夏想的演讲发表任何看法, 只是让人安排夏想几人去就餐, 然后开起了闭门会议。夏想也知道需要时间给柯达消化, 他也不急, 就和邱绪峰商量一下, 准备去旧金山看连若菡。

邱绪峰有点心里没底:"你走了, 我和常青松怎么应付美国佬?你不说我还没有仔细去想, 你说了之后再一想, 还确实是美国佬不好对付, 一是一, 二是二, 不象我们讲人情, 他们翻脸不认人。”

夏想就笑:"美国是一个实力为尊的现实国家, 不说空话大话, 不讲人情, 一切以利益为最大。你们也不用怕他们, 只需要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就可以了。他们也好打交道。相信我, 他们想要合资的迫切心情一点也比我们少。不但现在在数码相机上面他们落后於富士等日本厂家, 现在胶卷市场的占有率也在萎缩, 所以他们才会迫切地想要打开中国的大门。其实实话实说, 在我看来如果柯达不答应我们的条件, 就中止谈判好了, 回去后再和富士进行密切接触, 柯达还会主动送上门来。”

夏想有先见之明, 知道柯达是市场的淘汰者, 虽然现在还高居老大的位置, 但已经是日薄西山。对於一个知道柯达前景的人来说, 在他眼中, 柯达没有太多值得敬畏的地方, 相反, 他的主意其实对柯达也是极其有利。富士和达富胶卷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接触, 但由於种种原因, 达富还是比较倾向於和柯达合作。夏想就想, 如果柯达还死守着传统相机的观念不放, 不肯投资数码相机和D液晶屏, 就不如不合资, 转而和富士合作, 因为富士不但对数码相机感兴趣, 也有意染指D液晶屏。

后世柯达和达富的合作虽然成功了, 但数码大潮过后, 达富还是被市场无情地抛弃了, 胶卷从民用市场全面溃败之后, 达富也就退出了人们的视线, 以后向什么方向发展, 夏想也不太清楚。

所以说在夏想长远的规划中, 现在引进柯达的几亿美元的外资, 短期看是吸引了外资, 从长期看, 是扼杀了达富的成长之路, 利大於弊。柯达同意还好, 不同意他的条件, 就一拍两散好了。

正是因为抱有这种有路可退的心态, 夏想对柯达的态度才不是十分在意, 他就劝邱绪峰:"和柯达合作不成, 我负责在别的地方给你找回来更多的投资。只是简单地出售股份引进外资, 对达富来说, 只有短期利益, 从长远看是并非好事。达富需要的不仅仅是资金, 还有改制, 还有为了迎接市场的巨变而早做准备, 成功转型才有出路。”

达富没有生产数码相机和D液晶屏的相关技术, 柯达有, 柯达现在是的技术有实力, 但没有市场意识。达富在国内的品牌认可度高, 又有成本和市场优势, 对柯达来说, 占领了国内市场, 就相当於在亚洲站稳的脚根。

现在前期工作都已经做完, 只等收获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