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节(1 / 2)

喜上眉头 非10 1989 字 1个月前

利用别人的信任去加以算计,是最可恨也是最无能的。

上一世的父亲母亲对大房的信任也是毫无保留。

但这一回,不用她多说什么,相信父母眼中心中都已经有了判断了。

人犯了错,尤其是在家人面前犯了错,坦然承认求得原谅,日后改正,永远是最有用的弥补方式,而不是继续自以为是的狡辩。

但从上一次张义龄放火之事,再到这一次来看,大伯根本不懂这个道理。

或者说,他内心根本不觉得自己有错,又岂有认错的道理?

但可以肯定的是,大伯眼下越是不肯承认,越是诡辩,父亲的心便会沉得越快。

“大哥真是好口才,我以往竟都不曾发现。”张峦深深地看了张彦一眼,倏地冷笑一声:“既如此,大哥尽管怪罪便是,然是非公道自在人心,无需多辨!”

他说罢,也不求什么说法了,转身便带着妻子、抱着女儿决然离去。

他当真半个字不愿再多言。

“二弟!”

张彦连忙喊他,张峦却头也未回。

“我看糊涂的人是你!”张老太太看着大儿子,恨铁不成钢地道:“此事明眼人谁看不出来是怎么一回事?没有你们撑腰,妍儿自己何来的这么大的胆子?你们理亏在先,你这做大哥的还摆什么臭架子!”

“母亲,我……”张彦还想要为自己开脱。

张老太太却不给他开口说废话的机会,捡了重要的话说:“你二弟他向来是吃软不吃硬的性子,你这么做不外乎是要寒透他的心!日后你可不要后悔才好!”

张彦这回没有再说话,只是一味皱着眉。

那边仍在擦眼泪的柳氏看了一眼丈夫的表情,开口说道:“老太太,真不是媳妇护短,二弟他们方才那幅兴师问罪的样子,实在吓人……即便想认错,也是不敢。”

张老太太闻言冷笑了一声。

“你这是承认了。”

柳氏低着头,又道:“老太太您多少应当也知道,邓家小公子原本与蓁蓁就脾性不合,倒与妍儿十分投缘,这些可不是媳妇能左右得了的……”

换而言之,她唯一的错就是没有加以阻止邓誉厌恶二房的女儿,而欣赏她的女儿?

张老太太皱眉看着她。

儿媳妇能言善辩是好事,可这话听着让她有些想打人是怎么回事?

张彦领会了柳氏的意图,知道此时该趁热打铁。

“母亲,邓家跟三丫头的亲事,迟早要黄的。邓家近年来在皇上面前尤为得脸,能跟他们攀上亲,无疑是一件大好事,同在官场,对儿子也能添些助益……”

张彦语气缓和地劝着母亲,“俗话说得好,肥水不流外人田……儿子这么做,也是为了张家的以后着想。”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事情传了出去……别人会如何看待我们张家!”张老太太怒气难消。

“母亲,咱们不说,岂会那么容易传出去呢?”张彦压低了声音说道:“只要跟邓家那边说好了,退掉跟三丫头的亲事,这事只有咱们家里人知晓便罢了,暂时先不传出去,待日后妍儿嫁了过去,便对外说起初订下的正是妍儿,不知怎地被传成了三丫头……到时时隔已久,外人又能说什么呢?”

张老太太听罢,看着大儿子和大儿媳。

还说没有算计。

这岂止是算计,甚至是早有预谋。

张老太太心中情绪复杂,又觉有几分痛心,手心手背都是肉,况且她还要将张家的颜面放在头一位。

但有一点,她必须得提醒大儿子了。

“你想这么做,先得问问你二弟答应不答应。”大房的算盘固然打得‘周全’,可此时分明是最坏的时机。

如此一来,等同要本就暴怒的二房将委屈咽下不说,说不定三丫头的亲事也会被耽误。

柳氏赶忙道:“二弟和二弟妹那边媳妇去说。”

邓家那边,她再想办法。

张老太太没再看她,既没同意也未阻止,只心烦意乱地道:“都回去吧。”

柳氏想替在祠堂受罚的女儿求情,然眼瞧着老太太脸色难看,便将话咽了回去,未再不知进退地多言。

老太太眼下的态度并非同意她的做法,只是无可奈何了,关键还要看接下来怎么做。

张彦和柳氏行礼退了出去。

堂门外,一直站在廊下的少女见他们出来,眼中俱是不加掩饰的讽刺。

“父亲真是好开阔的眼界啊。”看起来已有十三四岁的少女面容清秀,说话的语气却鄙夷失望。

她起初听闻此事,还以为父亲被蒙在鼓里,全是柳氏一人的唆使,可方才所闻,无疑推翻了她的想法。

张彦皱着眉看向她。

这是他的大女儿、张家的长女,张眉娴。

张眉娴是张彦的原配所出,其母在她两岁那年便因病早逝,次年柳氏就进了门做填房。

张眉娴跟柳氏不合,这些年来在家中的地位十分尴尬。

好在,张老太太心疼长孙女,一直护着宠着,才不至于让她的处境过于艰难。

“你懂什么?谁准你在此处偷听的?”张彦斥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