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第622章 、走进印度(续)(1 / 2)

大穿越时代 老老王 2412 字 11天前

第二十二章、走进印度(续)

在自助餐厅里一番狼吞虎咽之后,众人总算是吃饱喝足,便每人端了杯红茶,准备休息一会儿再出发。

此时,餐厅里的液晶电视正在播放当地新闻,而如今新德里最轰动的新闻内容,显然就是市区号称有二十万人规模的抗议涨价大游行——从屏幕上看,市区的几个广场和各条主要街道上,全都挤满了愤怒的印度人,举着大大小小牌子抗议洋葱价格暴涨,各路反对党政客在游行现场争相亮相,高呼口号,一个劲儿地煽风点火。还有一堆“印度名嘴”在演播室里指指戳戳、大发谬论……这场面当真是热闹无比。

甚至就连距离这家自助餐厅不远的拉姆利拉广场上,也有一帮吃不上洋葱的示威者在挥舞旗帜喊口号。

“……仅仅是因为洋葱涨价?就要搞出这么大的运动?真是太夸张了!换成是在中国的话,就算是当年国内‘豆你玩,蒜你狠’(大蒜等蔬菜价格暴涨)的时候,好像也没见到这么多人集体上街散步吧?”

看着电视里群情激奋、口号喧天、满城风雨、举国响应的场面,王秋有些难以理解地吐槽道,“……不过是一种蔬菜涨价而已,就算是贵得吃不起了,又怎么样呢?吃别的不就行了?”

“……呵呵,洋葱对於印度人来说,可不是什么普通的蔬菜啊!”白泉颐专员摇头评论说,“……而且,如果一个印度人穷得连洋葱都吃不起了,那么他也就基本别指望吃得上菜了……”

——根据白泉颐这位“印度通”的说法,在印度,洋葱的价格是关系到印度11亿人口每日生计的大问题,因为洋葱在印度人的餐桌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几乎所有的印度菜里都可以看到洋葱的影子,几乎所有的主食都可以闻到洋葱的味道。用一位印度记者的话说就是,没有洋葱,所有的菜都黯然失色,所有的饭都索然无味。据统计,仅新德里每天就要消费至少400吨洋葱,全国每天则需要上万吨。

而洋葱又是印度市场上最便宜的蔬菜之一,随便走进印度的任何一个菜市场,你都会发现销售量最大的总是洋葱、土豆、西红柿,因为这是印度的三大主要蔬菜,也是最便宜的“大路菜”。若是在印度有某个家伙连洋葱都买不起,就意味着几乎不能吃菜了——这样一来,普通印度人每日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洋葱,就由此演变为一种典型的“政治蔬菜”,是印度国内非常敏感的政治议题。

每一次洋葱价格的大幅度上涨,都会引发群众上街游行甚至政党更迭。偏偏如今的这一场洋葱价格暴涨,还怪不得老天爷,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属於政府失职……结果自然被反对党给揪住不放了。

“……说起来,也是这一届的印度政府自己在作死,估计一方面是为了搞些政绩出来,另一方面大概是收了公关人员的贿赂,居然没怎么实地调研,就下令在全印度各邦推广种植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洋葱和其它转基因蔬菜,据说能够增产和抗病虫害,还起了个名字叫做‘蔬菜革命’……结果变成了革自己的命……”

白泉颐耸了耸肩膀,嘲讽帝说道,“……就跟俄国坦克会在印度的沙漠里趴窝一样,美国公司的转基因洋葱也根本不适应印度次大陆的高温多雨气候,很快就出现了大片大片的绝收。

而事发之后呢,印度中央政府上下都忙着互相推卸责任,基本没想过如何善后,如此拖拖拉拉到后来,在乡下是成百上千的破产农民喝农药自杀,在城里则是洋葱价格飞涨,供不应求。再加上一些不法商贩囤积居奇,如今的洋葱已经比芒果还要贵了……最近的价格好像是九十卢比一公斤吧……”

听了这话,王秋低头掰着手指一算,按照汇率,一卢比约合人民币一角钱,洋葱九十卢比一公斤就相当於人民币四元五角一市斤……确实是有点贵没错,但至於要为此而聚众上街集体散步么?

如果中国人也一样这么搞的话,估计每年春节前后,都要有一堆买菜大妈围攻当地政府大院了!

反正在中国人的角度看来,实在是不太好理解……似乎只能理解成是印度特色吧!

“……唉,你不能拿国内的收入水平跟印度这边相比啊!举个例子来说吧,我认识一个新德里的派出所长,月薪才三万卢比,在中国就是进血汗工厂上流水线做手机,估计也能拿到这么多,在印度却已经算是中产阶级。还有刚才给我们开车的那个司机小伙子,大使馆发给他的月薪是九千卢比,也就是九百人民币,放在国内恐怕连个无证驾驶的黑司机都雇不到,可是在这边就已经是人人羡慕的好工作了。

在印度,那些想要弄批文的商人,即使是贿赂中央政府的部长级官员,一般的行情也才八十万卢比——这么点儿钱放在北京的任何一个部门,恐怕都根本拿不出手。前几天在一份报纸上有人写了印度某个县的首富,全家年收入才二百万卢比,就已经被新闻记者吹嘘得好像住在宫殿里一样了……首都德里旅游景点的导游,不算小费的话,平均底薪是每个月四千卢比。路边小饭店的普通厨师,月薪两千五百卢比大概就能雇到。而那些洗衣服抆盘子的佣人则最惨,因为没有一技傍身,一个月的薪水居然只有几百卢比……”

白泉颐如此侃侃而谈,“……你想想,这样的收入水平之下,他们怎么吃得起每公斤九十卢比的洋葱呢?”

“……呃……怎么突然有种八十年代美国华侨看待大陆同胞的感觉?”坐在一旁的李维插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