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第 60 章(2 / 2)

范仲淹和包拯等人感觉,官家今儿能够按时的来早朝,已经是他们莫大的幸福。

无知无觉的做了一回好宝宝的官家,下朝后踱步回寝宫打算补眠的时候,在冷飕飕的北风中脑袋清醒了片刻,记起来昨晚上答应了折姑娘的事儿。

怕自己待会儿又忘记了,慢腾腾的回到他的寝殿福宁宫后,他就立即吩咐负责管理他配饰之物的王宫令把玄武造型的玉佩都给折家的五姑娘送去。

王宫令是一位大约二十多岁的宫廷管事,五官端正、心灵手巧。伺候了官家好几年的她看清楚官家为人正派没有那些小心思后,就收起来自己的小打算,一心一意的做好一个宫令。此刻听到官家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给一位小姑娘送礼,惊讶之余又很是感慨。

当年的小娃娃转眼间长成了俊俏的少年郎,还会讨好小姑娘了。

她手脚利索的把官家吩咐的事儿做好,坐下来想了半天,终于忍不住找到了负责教导官家礼仪的林嬷嬷,她的干娘。

“干娘,今儿官家让我给折家的五姑娘送玄武玉佩,我们都知道官家向来最是守礼,尤其最爱那些小玄武造型的玉佩。他光明正大的送到折家,皇后的人选可是定了”

“这个事儿不该你操心。”为人严厉的林嬷嬷天天盯着这些随着官家的长大心思越发“活跃”的宫女们,就算是自己的干女儿也不假辞色。

王宫令讨巧的笑了笑,“干娘且放心,自从您老上次和女儿说明白事理,女儿也看清了官家的好性情将来不会亏了我们这些老人,女儿就歇了心思。我就是想着,官家还没有安排“人事姑姑”,所以来问一问干娘。”

“这个事儿,太上皇后娘娘自有安排。”林嬷嬷对于女儿的懂事听教导很是欣慰,语气缓了缓接着说道“官家年龄还不够,再等等。”

“我就说不到十五岁就通“人事”不好,还是娘娘英明决断。”王宫令笑的一脸开怀。

林嬷嬷看了她一眼,对她的心思心知肚明,也不打算瞒着她,“官家的人事姑姑人选,不会从福宁宫选。”

“那敢情好,谢谢干娘告诉女儿。”王宫令扬起笑脸,开心的好像十八岁的小姑娘。那些天天打着主意踩到自己的头上的大小蹄子们,自以为自己十六七岁一朵小花或者二十六七岁一朵大花就可以做官家身边的第一人,做梦去吧。

了了一桩心事自觉后半辈子有靠的王宫令高高兴兴的回来福宁宫,对着福宁宫犹自做梦的宫女们,眼神儿俯视,心态上优越,别提有多舒坦。

小李子大摇大摆的领着人把一个个雕饰精美的紫檀木盒子送到了折家,自然是在汴梁城引起了一番不小的轰动,昨晚上被官家的“定情之举”刺激到的小少年、小姑娘自然又是好一番伤心。

晨起后刚刚练完功正在练琴的五姑娘面对下李子亲切和气的笑脸,笑的欢喜不已;打开木盒子发现一块块各种姿态的小玄武造型玉佩,更是心花儿朵朵开。

姐妹们看到她这幅魂儿早飞到“皇宫”的模样,捂着嘴笑话她,小小羞涩的五姑娘把她们都赶走,选了其中一块神态懒懒的小玄武戴在自己身上,对着模糊的水银镜笑的灿烂明媚。

我有一个心上人,懒怠又迟钝。祈愿白头老,沐晨赏黄昏。

聪慧的五姑娘见了官家三次就猜到了他的大概性情,作为亲爹娘的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当然也感觉到了儿子的“不开窍”。

“不管怎么说,皇儿主动送人礼物是第一次。还是他最喜欢的小玄武玉佩。”太上皇安慰自己也安慰太上皇后。

“对,皇儿还小。等教导了他“人事”就好了。”太上皇后如此安慰太上皇也安慰自己,顿了顿,她又接着说道“这总是一大进步。皇儿是守规矩的性子,不到大婚他不会动心思。”

太上皇点头,儿子的性子确实是如此。

“既然如此,那就赶紧下聘吧。先把三书六聘走完,“人事姑姑”的事儿,大婚后再安排也行。”

“上皇言之有理。我们先把媳妇娶进门才是正经。”太上皇后一琢磨,立刻行动起来。没人规定大婚前一定要安排“人事姑姑”不是穷人家还没有这一套那不照样娶媳妇生娃

行动派的太上皇后一边让钦天监选日子,一边亲自盯着人准备聘礼;五姑娘把官家送来的玉佩每天不重样的换着戴,认真的给官家准备小荷包;官家天天奋斗在按时早朝的大事上,再次适应寅时一过就早起的“官家”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