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真作假时假亦真(续)(2 / 2)

鉴宝人生 吃仙丹 1816 字 9天前

这“昭武通宝” 是清代康熙年间铸造的一种钱币,为何叫做“造反钱”?是因为这种钱币是吴三桂铸造的。

当年,吴三桂初镇云.贵,由于军事政治与经济的需要,急需大量经费。吴三桂为此曾上奏朝廷请求就地铸钱,但未获康熙批准,而是将宝泉江宁所铸铜钱供给滇南,但由于路途遥远,不能及时供应,严重影响了滇南的经济发展。

在这种情形下,吴三桂就利用辖区内的资源私铸铜钱。康熙十七年,吴三桂反清后在衡.州称帝,改元昭武,铸行“昭武通宝”年号钱。这也正是“造反钱”的由来。

清廷平定三藩后,虽然曾经两次下令收缴‘造反钱’,但由于种种因素,“昭武通宝”钱一直流通到清末。

“昭武通宝”为仿明代钱币旧制,其版式有小平,折五,折十型。小平楷书钱比较多,一般光背,背“工”比较多见,基本上不值什么钱,现在都论斤卖的。小平篆书的比较少,折五,折十型钱币都是篆书大钱,背“一分”,篆文古拙。

其实,以市场价值来说,篆书“昭武通宝”的价值也只有100到200之间,这些钱对楚琛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不过古玩收藏玩的是文化,如果只是向钱看齐的话,那楚琛还不如只做翡翠生意,那样钱还来的快些。

吴叔笑着回道:“现在有二十几枚小平篆书,另外折五和折十加起来也有二十多枚。”

“不错啊!”

楚琛看到地上还有三分之一没有整理,那么应该还能整理出许多来,于是就把书画盒放到一边,也帮忙整理起来。

四个人动手,速度还是非常快的,不过楚琛回来的也比较晚,等他们把铜钱都分类好了,也到吃晚饭的时间了。

四人一起走到卫生间洗手,吴叔就笑着问楚琛道:“刚才看你抱着盒子,应该都是好东西吧?”

楚琛嘿嘿一笑道:“确实都是好东西,其中一样东西,您肯定想不到!”

见楚琛这么说,吴叔觉得东西肯定不凡,顿时就大感兴趣道:“哦!那一会吃过饭,我到要好好欣赏下了!”

“行……”

酒足饭饱,等收拾干净桌子后,楚琛就把两个盒子都拿了过来,此时吴叔已经等得有些迫不及待了。

他挥了挥手道:“小琛,你就别卖关子了,先把好东西拿出来吧。”

看到吴叔有些猴急的模样,楚琛暗自一笑,随后就把那幅《洛神赋》从书画盒里拿了出来。

吴叔先是仔细观察了卷轴的外表,就轻咦了一声:“咦!是手卷啊!看上去应该是清早期的装裱风格,而且还是大师级别的装裱手艺!”

清代书画装裱在清前中期和晚清两个时期各具特色。手卷的装裱形式继续沿用仿宣和撞边式绢转边式绢镶纸套边式绢或绫镶撞边式等。绢转边式多用于引首画心和跋尾尺寸不一或短小的手卷。

其分期特点也最明显,清前中期,绢转边较宽,约在2.5—3厘米左右,到晚清则变窄。仿宣和撞边式在清中期和晚清时也有撞边宽窄之分,但区别不大。

清前中期的手卷尾纸较短,卷型较细;至晚清时期则尾纸加长,卷型比清前期中期明显变粗。这是清代裱手卷的特点之一。

清代手卷包首一般用锦,天头隔水用绫。清前期中期所用绵绫质地紧密,图案比较清晰,多为云鹤纹。晚清花绫除云鹤外,还出现了凤的纹饰,但质地疏松,图案较为模糊。

清代姑苏和淮扬两地的装裱技艺名驰全国,其中淮扬系善于仿古装池,揭裱古画。

这幅卷轴的装裱风格为仿古装池,手艺是异常的精湛,吴叔虽然对书画鉴定并不在行,但他以前也是在博物馆工作的,因此见识比较广,一看就知道,这应该是清代淮扬系装裱大师的作品。

看到居然是清早期淮扬系装裱大师的作品,吴叔就觉得有些奇怪了,问道:

“小琛,这幅手卷看你的意思是捡漏捡来的?”

楚琛呵呵一笑道:“这幅手卷我花了四十五万,以东西的价值来说,确实算是捡了个大漏。”

四十五万的东西,有如此精湛的装裱到并不是没有,不过一般情况下,如果不是作品特别出色,也不可能用这样的装裱,但这样的话,就算东西的价值要不了四十五万,但相差应该也不大,肯定谈不上是捡大漏的。

这让吴叔奇怪之余,就想到了一个可能:“小琛,难道这又是‘画中画’?”

楚琛笑着说道:“爸,不是您想的那样,您还是先看看再说吧,不然您肯定想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的。”

“行,那我先看看……”

因为桌子上摆不下,吴叔也是一点一点看下去,不过,他只是看了一个开头,就不禁愣住了,过了半响,他才张口结舌的问楚琛道:“小琛,你是意思是说,这真是赵孟頫亲笔所写的《洛神赋》?”

楚琛摊了摊手,笑道:“我认为应该是真迹,到底怎么样,您还是先看看吧。”

吴叔点了点头,连忙就拿起放大镜凑上前去仔细观察起来……(未完待续。。)

ps: 祝各位朋友国庆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