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节(1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758 字 6天前

马超皱了皱眉。他没听说过腰为机枢这句话,但他懂这个道理,射箭不仅需要有强悍的臂力,还要有腰力,腰力不足的人是拉不开硬弓的。但力从地起就不太明白了,他们是骑射,双腿夹紧马腹是关键,却不是站在地上,哪里会考虑地面的关系。

“好好想想吧。”孙策老神在在说道,手轻轻按在马超的背上,将他推回坐席,又举起酒杯,大声向众人劝酒。许褚等将领见孙策举重若轻的化解了马超的邀战,倒没什么奇怪的,大声响应,一起举起。阎行、庞德却惊骇不已。他们太清楚马超是什么脾气了,本以为孙策不得不应战,没想到孙策一扶,马超就站起来了,还一脸活见了鬼的模样,乖乖地回到座位上。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杨修也搞不明白,他转身看向与他同席的张纮。张纮笑着摇摇头。“你别问我,我不懂武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杨修忍不住,又转身问郭嘉。郭嘉也摇摇头。“不知为不知,知也。”一边说着,一边举起茶杯,挤挤眼睛,笑道:“杨公子,我们还在等你的大作哟。”

杨修哪里还有心情做诗赋。他都快急疯了。他自认聪明过人,可是现在他眼睁睁地看着马超、阎行被孙策折服,却一点办法也没有,甚至不知道孙策是怎么做到的。许褚击败马超还是实实在在的武艺,有目共睹,孙策这一手却让人摸不着头脑,有点神鬼莫测的感觉。那几句是什么意思?射不主皮我懂,腰为机枢我也能明白,可是力从地起是什么鬼?地里能长出粮食,什么时候还能长出力气?

杨修直挠头,恨不得揪一把头发下来。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马超、阎行成为孙策的部下,他还想将他们争取回来,可是他连孙策出的什么招都不清楚,怎么争取?打不过孙策,他认了,讲道理也讲不过孙策,这让他很受伤。

杨修冥思苦想,也想不出这句话可能是什么意思,他读过的书里没有这样的见解,他的人生经历中也没有类似的情况。忽然之间,他就像读书一样,犯了倔,非要把这件事搞清楚,要不然决不罢休。他端起酒来,来到孙策面前,挤出一脸笑容。

“孙将军,你刚才说的那句话,我不太明白,能否请孙将军指点一二?”

孙策很惊讶。“杨公子也想学武?那可有点晚了。练武可不是读书,不是聪明就行,还需要身体的配合,要知行合一。你筋骨已成,就算我将所有的武道秘诀都告诉你,你也无法体会,只是嘴上功夫罢了。”

众人大笑。大帐里的人大半是武夫,对杨修这种读书人没什么好感,尤其是杨修、杨弘是来夺取南阳的。见孙策调侃杨修只会说嘴,他们非常兴奋,非常解气,笑得非常夸张。

杨修很窘迫,却还是不肯放弃。君子以一事不知为耻,夫子进太庙则每事问,他现在在军营里,和这些武人打交道,岂能什么也不懂。不弄清楚这个问题,他吃不下,睡不着。

“请将军指教。”

见杨修固请,孙策想了想。“你们读书人经常说固本,本是什么?”

杨修不假思索。“本是树根,从木从一,道生于一,而树生于根,故……”他突然停住,又惊又喜地看着孙策。“将军,你的武道名为太极,莫非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孙策的脸颊抽了抽,很震惊。这货也太聪明了吧,这都能联想得到?中间隔着好几重呢。他伸手按在杨修肩上,用力拍了拍,惋惜不已。“杨公子,你真是可惜了。以你的悟性,如果从小学武,就算是自学,你也能成一代宗师。可惜你筋骨已成,没机会起而行之,终究只是纸上文章。”

第670章 借刀

关羽昼夜兼程,赶到芍陂。

吴景正在犯愁。孙坚在舒县围城,粮食大多从汝南运来,在芍陂中转,再运往舒县。补给线比较长,孙坚给了他五千人,他依然捉襟见肘,不敢有丝毫大意。周昂虽然没什么本事,郡兵的战斗力也很差,可是他兵力多,而且像癞皮狗一样纠缠不放,不管吃多少苦头都不肯退,不停的骚扰,让吴景没有一个喘息的时候。

孙坚也知道周昂要为周禺报仇,所以才派他来,因为周氏兄弟都是读书人,坐而论道很厉害,打仗很差,吴景足以应付,不需要调动程普等主力战将。在朱治、孙贲先后独领一部,加入北部防线之后,孙坚手下能用的将领已经不多了,攻城是大事,必须全力以赴。

这个安排的确没什么问题,但吴景也被周昂缠得焦头烂额。他有点后悔,早知如此,不如听孙策的建议留守平舆。可惜现在说这些已经迟了,他必须想办法解决周昂这个麻烦。如果连一个书生都搞不定,他以后别想独领一部了,老老实实做辎重营校尉吧。

最好的办法就是杀掉周昂。周昂用兵能力很差,练兵能力更渣,九江郡兵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周昂死了,九江郡兵必败。可是要杀周昂却不容易,因为九江郡兵很多,而且周昂有自知之明,从来不亲临前线,他总是在后面指挥。一看形势不妙,转身就跑。吴景兵力不足,还要守护粮草辎重,生怕被周昂烧了,不敢追得太狠,只能把周昂赶走就行。

关羽的到来让吴景看到了一线希望。关羽带来了孙策的亲笔信。孙策详细说明了情况,秦松已经赶往舒县,他将建议孙坚改变战术,先解决舒县周边诸县,就地解决粮草。吴景的任务不再是保护补给线,而是攻击九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场战事。

按照孙策的部署,吴景的任务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当然,拿下九江,他的功劳也更大。对吴景来说,这是难得的机会。而关羽就是孙策送给他的一口刀。孙策说,你要用好这口刀,充分发挥他的作用。这一战结束他也许就要离开,以后想用也没机会用了。

吴景收起信,打量着眼前的关羽,心里盘算着孙策的潜台词。孙策不可能什么话都写在信上,有些意思要他自己去揣摩。关羽要和刘备一起离开,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不是孙策的人了。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在乎他的生死,一切以完成任务为目的。

“伯符对我这个阿舅真是体贴啊。”吴景叹息道:“他派秦松、甘宁助他父亲破庐江,派你助我破九江,知道我力不能及,又派云长来助我。云长,拜托了。”

关羽不辞辛苦地从宛城赶到这里,不仅仅是为了能请黄承彦为他打造一件兵器,还有与甘宁较劲的意思。他与甘宁的决斗无疾无终,没能分出胜负,现在换了一个形势,他自然不会放过。他不仅要帮吴景攻取九江,还要抢在甘宁前面。

对此,他有充足的信心。不论是武艺还是用兵能力,他自认都比甘宁强。甘宁是什么东西?一个贼而已,带着几百江贼打家劫舍还行,结阵而战有点为难他了。可是他不同,他多次参与大战,有的甚至是几万人的大战,经验丰富,最近又学了不少练兵之法,打败周昂那书生简直是手到擒来。

面对吴景的托付,关羽慨然应诺。“关某受讨逆将军之托,愿助都尉一臂之力。”

他嘴上说愿为校尉效劳,神情却分明是你在旁边看着,看我怎么把周昂的脑袋割下来,怎么把九江打下来送给你。吴景早就听说过这位关云长的骄傲,此刻一见,果然传言不虚。如果不是孙策有言在先,最近又被周昂纠缠得恼火,他几乎要把关羽赶出去。

“云长有什么计划?”

关羽早有准备,铺开地图,说起了自己的计划。“兵在精,不在多。请都尉拨五百精锐与我,然后散布消息,就说孙将军攻城不顺,要调都尉前去增援。都尉离开之后,周昂得知芍陂兵力不足,必来劫粮,届时关某出击,斩其首,都尉再挥师直进,大败之后,人心不定,阴陵可一鼓而下。”

关羽侃侃而谈,吴景一边听一边点头,觉得关羽虽然狂,这个办法不错。如果运作得当,的确有机会成功。他答应了,让关羽自己去挑人。关羽也不客气,亲自到营中挑选挑选了五百精锐,又请吴景补齐他们的甲胄刀盾,杀了两头牛大飨士卒,提升士气。

吴景随即派人散布消息,说奉孙坚之命增援舒城,为了安全,他将辎重全部运到了六安,然后就带着四千人离开了。

……

周昂下了马车,拉拉衣袖,将有些皱褶的袖子拉平整,这才抬头看着前来迎接的成德令胡敏,淡淡地说道:“刘子扬何在?”

胡敏躬身道:“府君令到,下官即派人前往去通知刘氏,奈何刘晔半月前外出游历,至今未归。今有其兄刘涣在此,府君若有什么疑惑,问他便是。”

刘涣从胡敏身后闪了出来,向周昂躬身施礼。周昂眉头紧皱,上下打量了刘涣两眼,甩甩袖子,却没理刘涣。刘涣很尴尬,讪讪地退了。胡敏也很尴尬。周昂这是怪他办事不力啊。不过他也没办法,周昂想想见刘晔,刘晔不想见他啊。

周昂原本大好的心情一下子很低落,甚至有些沮丧。他与陈登联手抵御孙坚的攻击,陈登守舒城,牵制孙坚的主力,他率九江郡兵攻击孙坚的补给线,原本以为手到擒来,没想到吴景所部极是精锐,人数虽少,战力却强,他所领的九江郡兵屡战屡败,竟是一点便宜也没占着。好在陈登顽强,孙坚至今未能攻克舒城,不得不调吴景增援。吴景带走了大部分人马,现在只有千人驻守六安,给了他一个机会。

难得的战机出现,又途经成德,他便想来访才。数日前,他收到许劭来写信,说成德有个年轻人叫刘晔,是佐世之才,可以大用。他久战不利,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得到这个消息,自然高兴,特地派人来通知胡敏,让他通知刘晔来见,准备辟他为吏,引在左右。

没想到刘晔居然连个面都不照。

轻狂之徒,不堪大用。许劭果然名过其实,难怪他在汝南待不下去了,只能跑去豫章。

第671章 关羽出击

周昂心情不好,连话都没和刘涣说一句,搞得刘涣很丢脸,回到家中,一进门就抱怨起来。刘晔正在指挥侍者整理行装,瞅了刘涣一眼,笑笑没说话。刘涣唠叨了两句,也觉得没劲,坐在一旁,自己倒了一杯水,一口气喝完,又长长的叹了一声。

“真准备出门游历啊?”

刘晔点点头。“我想去长安,免得总要麻烦兄长为我出面,受人闲气,还要胡公为我掩护。”

“你担心周太守再来找你?”

“这倒不至于,他在九江待不了多久了。天下大乱,九江迟早会成为战场,天子迁都长安,变法图强,我想去看看,也许能有效力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