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799 字 6天前

斗争才刚刚开始。这封表奏一旦公布,蛰伏了很久的党人肯定会闻风而动,逼迫朝廷表态。而那些虽然心向朝廷,但容易冲动的读书人也会以为形势大好,迫不及待的想要更进一步,早点实现天下太平。

“陛下,待会儿若是司徒杨公有什么过激的言论,陛下不要正面答复,尽可能让司空士孙公去解决。如若不行,荀彧会想办法说服他。”

天子点了点头。“朕知道了。会议之后,朕会单独召见他,听听他的意见再做决断。”

唐姬欣慰地应了。天子单独召见荀彧,可见他已经有了与丁冲等人对抗的勇气,开始主动出击了。

天子与唐姬告别,走过走廊,来到殿上。杨彪、士孙瑞和荀彧等人已经在殿外等着,司徒掾刘巴、侍中刘晔也在,这两个年轻人是刚到长安不久的年轻俊杰。他们的到来给了天子很大的鼓舞。

看到天子出现,侍中丁冲高呼唱喝,杨彪等人依次上殿,向天子行礼。天了还礼,请他们入座。杨彪心情大好,刚坐下便大声说道:“恭贺陛下,冀州刚刚送来表奏,袁绍迷途知返,再奉朝廷正朔。”

荀彧上前,将收到的表送到天子面前。天子打开看了一眼。内容他已经知道,现在只是走个形势。可是看到真切的字体出现在眼前时,他还是有点激动,不失稚气的小脸上泛起了微红。

“这都是诸卿运筹之功。”天子盖上表,努力让自己恢复平静,保持声音的平稳。“对袁绍所请之事,诸卿以为当如何处置为好?”

杨彪说道:“臣以为不妥。刘繇虽是宗室,又有仕宦经验,品德才干也算上佳,但他没有治理地方的经验,甚至没有做过县令长,突然让他领一州,恐怕难以胜任。不如任他为扬州刺史,观其行迹,如果能胜任,再转为州牧不迟。至于豫章太守,眼下周术并无过错,似乎不宜代换。且高干为人如何,有无才干,都不清楚,不宜骤任太守,不如委任一县,察其德才。”

天子心中暗自点头。杨彪到底是老臣,这一手软硬兼施,做得不错。看似驳回了袁绍的所有请求,但又没有完全否决。让刘繇做扬州刺史比扬州牧更合规矩,回了袁绍的面子,又让袁绍无话可说,但实际上好处又给了袁绍,让他不至于狗急跳墙。

“司徒拟任高干哪一县?”

“南昌。”

天子不置可否,心里却笑了一声。果然不出他所料,南昌就是豫章郡治所在,南昌令随时可以接管豫章太守。周术是袁氏故吏,说不定会主动让贤,直接把权利交给高干,自己拱手而治。据他所知,扬州六郡的太守不是袁氏故吏就是党人中坚,只有陆康是例外,所以他被陈登赶走了。

只可惜,这几个袁氏故吏和党人都是虚有其表的废物,一个个被孙策打得鼻青眼肿,没几个月的时间就有三郡落入孙策之手。不管怎么说,扬州都已经不是朝廷的扬州,就看孙家父子和袁绍怎么斗,不管谁赢谁输,对朝廷都有好处。

当然了,最好还是孙策赢。毕竟孙策还把朝廷当回事,南阳运来的贡赋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终于有钱有米过年了。除了钱粮之外,南阳送来的纸也非常不错,兵器也很精致,天子都非常喜欢。

“庐江、九江、丹阳三郡,该如何处置?”

杨彪沉吟片刻。“陛下,臣以为孙坚取庐江、九江有太尉朱公之令,取钱粮以助军事,并无不当。孙策为周昕所阻,杀周昕也勉强能说得过去,擅取丹阳则不可。朝廷宜委任干才赴任,不能让孙策肆意妄为。”

天子看了荀彧一眼,心道荀彧果然对杨彪很了解,知道杨彪会冒进,做出不切实际的判断。孙策占了丹阳,他能让出来?这时候正是需要孙策与袁绍对抗的时候,岂能刺激孙策。万一再把他逼急了,撕破那层遮羞布,与朝廷决裂,丢脸的只会是朝廷,不会是孙策。

就眼下而言,不管派谁去丹阳,孙策都不会放手。只有会稽一郡,他是无法打破袁绍堵截的。为了让孙策能平衡袁绍,朝廷明知孙策不是什么良善之辈,还要扶持他。这很无奈,但这就是事实。

天子转过头,看向士孙瑞等人。“诸卿以为呢?”

士孙瑞不紧不慢的开了口。“陛下,杨公所言甚是,的确不宜助长孙策风气。不过丹阳民风剽悍,易动难安,山越为祸已有数十年,普通人怕是难以胜任,否则必为刁民所害。司徒府选任官吏时还是谨慎一些好,被人赶回来事小,送了性命可就不好了。”

杨彪冷笑一声:“陛下,司空思虑周全,臣感激不尽,臣一定小心遴选,选才何必司徒府,如果司空府有什么合适的人才,也不妨推荐一二。”

士孙瑞笑着摇摇头。“司徒府人才济济,司空府望尘莫及。举贤不避亲,司徒不必有太多顾虑。”

杨彪再拜。“臣举荐侍御史朱皓出任丹阳太守。”

第726章 孤独的天子

士孙瑞抚须不语,眉宇间露出一丝不耐烦。天子看得分明,心中疑惑。朱皓是太尉朱儁次子,比其兄朱符更像朱儁,忠贞能干,也是知兵之人,的确能胜任丹阳太守。以朱儁与孙家父子的关系,孙策应该也不会拒绝他,为何士孙瑞这副表情?

哦,明白了。荀彧的计划就是退守关中,让孙策与袁绍两虎相争,相互制衡,朝廷坐收渔翁之利,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现在将朱皓安排到丹阳,就是在孙策和袁绍之间插一脚,随时可能成为其中一方的目标。就算孙策能够容忍朱皓,袁绍也不能容忍,如此一来,朝廷就和袁绍发生了冲突,反而让孙策得利。这一举动看似高明,其实违背了荀彧的计划,有冒进的嫌疑。

“孙策虽然年少轻狂,才干还是有的,丹阳暂时由他兼管也没什么不好,太守任命不要急在一时,如今各地陆续有人才进京,其中必不乏干才,缓一缓,也许会有更好的人选。杨公,你说呢?”

杨彪不以为然,正待反驳,坐在他身后的刘巴扯了扯他的衣摆。杨彪又将涌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来议事之前,刘巴就提醒过他,眼下朝廷不仅需要孙家父子的道义支持,更需要南阳的物资支援,不宜与孙策翻脸。杨修、阎行、马超等人都在孙策身边,已经得到了孙策的初步信任,假以时日,他们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孙策。现在激怒孙策,这些人轻则失去孙策的信任,重则有生命危险。一旦出事,韩遂、马腾肯定会生事。现在朝廷正指望他们攻取汉中,不宜节外生枝。

杨彪虽然不完全赞同刘巴的意见,但他也知道,刘巴与荀彧、天子年龄相当,他们的想法更接近,而他自己年纪稍长,想法未必能和他们一致,听听不同的意见总是好的。有什么分歧,也可以私下里先沟通好,不必表现在众人面前,给其他人可趁之机。朝中等着他们几个闹矛盾的人多着呢。

“唯!”杨彪改了口,躬身领命。

天子松了一口气,随即又问起了汉中的进展。杨彪说,张则接到诏书,联合了汉中的几个家族,正在与张鲁联络,进展还算顺利。张鲁有意脱离刘焉的节制,但是他担心他母亲的安危,需要一点时间,估计年后就能有结果。目前张鲁已经透露了不少消息,刘焉的确有不臣之意,居然造了乘舆才能用的车辆,有千余辆之多。不过他不得人心,益州反对他的人很多,只要朝廷运作得当,有机会收回益州的控制权。

天子暗自叹息。刘焉枉为宗室,却包藏祸心,当初就是他提议改刺史为州牧,本以为是出于忠心,没想到他全为了自己着想。

天子心情不太好,又问了一些其他的事。士孙瑞见状,特意说了一些好消息。朝廷诏令发布之后,各地人才陆续来到长安,关中外出逃难的百姓也回来不少,这其中最令人兴奋的就是从南阳回来一批工匠,他们原本在南阳各工坊做事,熟悉南阳的新技术,对提高关中作坊的水平有好处。他已经从中挑了一批技术最好的,准备充实到朝廷控制的作坊中。

天子很高兴,又多问了几句。杨彪见状,也说了一件事,大儒卢植的弟子刘备也来了长安,他曾在孙策麾下任职数月,通晓孙策练兵方法,颇有见识,武艺也不错,可以独当一面。据他自己说,他也是刘氏血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只是支系疏远,现在已经是平民了。

天子非常感兴趣,便问杨彪刘备在何处。杨彪说,刘备就在长安访友,他身边有个勇士叫张飞,颇有武艺,曾去军中与诸将较技,连败数十人,与温侯吕布交手数十合,虽然最后落败,但吕布对他也是赞不绝口。他不仅武艺好,还有一件奇特的长矛,形状古怪,闻所未闻,一时在长安引为奇谈。

“竟有如此奇人奇兵?朕当见一见。”天子连声说道,露出几分他这个年龄应有的稚气。

荀彧嘴角微挑,露出一丝浅浅的笑意。天子看得真切,却什么也没说。

虽然不时有分歧,但总的气氛还是和谐。结束之后,杨彪、士孙瑞等人退下,天子将荀彧留了下来,两人在宫里一边慢慢地走,一边轻声交谈。

“令君,袁绍总算让了一步,你可以将家人全部接来长安了,一家团聚,比什么都好。”

“多谢陛下关心,臣正有此计划。”

“朕其实也不完全是为了你,朕有自己的私心。朕从小只有姊弟三人,如今兄长为奸人所害,只剩下姊姊与我相依为命。唐贵人来了之后,姊姊有了伴,我却还是一个人。看你的年纪,你的儿子应该和朕差不多大,如果能进宫与朕作个伴,那该多好。”

“犬子愚钝,只怕有负陛下清望。”

天子笑了一声:“令君谦虚了。令郎多大了?”

“比陛下长两岁。”

“哦,这么说,和朕的姊姊年龄相同。”天子点点头。“开蒙了吗,读的什么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