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396 字 6天前

“你怎么还不睡?”麋兰努力的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孙策手中的佛教,嘟囔着,又闭上了眼睛。“夫君,此刻不宜读经,有不敬之意。”

“嘿嘿,这有什么不敬的。”孙策一边读经一边说道:“真正的觉悟者是不会在乎这些的,只有半通不通的人才会在乎那些外在的仪礼,唾面自干可是浮屠的拿手好戏。你看这一段……”

麋兰抬起双手,捂着耳朵。“不听,不听,我不听。”

孙策嘿嘿笑了两声,没有再和麋兰争执。他虽然没读过《四十二章经》,可是当年附庸风雅,也读过诸如《金刚经究竟说什么》之类的普及读物,也读过一些介绍佛教世界观的书。他不信教,但他不反对佛学,如果以有一种开放的心态来看待宗教,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有其合理的成份,也都有牵强的地方,区别只在比例多少而已。

佛教能成为世界性的大宗教,引无数哲人智士折腰,自有其深邃之处。只不过经书虽好,防不住歪嘴的和尚,当佛教成为一个职业,里面的污浊就难以避免了。这也不是佛教独有的现象,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如此。儒学推崇圣人,伪君子同样横行于世。宗教的目标是超凡入圣,但绝大多数人终究只是凡俗,所谓信教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真正以身奉道的人少而又少。

经文并不长,也就两千余字,孙策很快读完。他的感觉和诸葛亮差不多,没有必要强禁——实际上也不可能——但也不能放纵,不能提供让佛教大行于世的经济基础,对社会也好,对佛教本身也罢,都不是好事。当和尚开公司,禅院要上市,所谓的修行也就成了一个笑话。

听着麋兰平稳的呼声,闻着鼻端的清香,孙策的思路出奇的清晰,大有识海空明之意。

……

第二天一早,孙策找来诸葛亮,询问他与浮屠道人见面的情况。

诸葛亮面色疲倦,双眼通红,还顶着两个黑眼圈,一看就知道熬了夜,甚至可能根本没睡,洗个冷水澡,让自己清醒一下就赶来了。一见面,还没说话,他就递上一卷厚厚的报告文书。

“将军,这是我与浮屠道人见面的摘要。”

孙策接过摘要搁在手边,轻轻地拍了拍。“一夜没睡?”

“睡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有点不好意思。“关系到军中将士,不能有丝毫闪失,我想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以免失控。”

“你勤于事,敏于行,这当然是优点,但凡事过犹不及,还是当以身体为重。”

“喏。”虽然挨了批评,诸葛亮还是很开心。

“他们有什么具体要求?”

“浮屠从孝明帝时传入中原,建白马以译经,至今已有百余年,当年带来的经书尚未译完。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两位尊者早已过世,安世高往南方传法,不知所终,月氏国人支谶继其事,年老体衰,恐怕也支撑不了太久,白马寺译经难以为继,之前传布的一些经籍又因为抄写讹误,误传误信者不少,不少人根本不懂浮屠教义的真谛,却借浮屠之名聚众敛财,败坏浮屠名声,他们来见将军,想请将军资助他们译经,将译好的经书印行于世,让世人知道真正的浮屠教义,以免为人所误。”

孙策不置可否。他现在手头很紧,哪有闲钱支持译经。

“还有一件事,正如将军所言,义战之说并非浮屠教义,是有一位汉人提醒点拨,他们才因地制宜,方便行事。”

“汉人?什么样的汉人?叫什么?”

“他们也不知道名字,只知道那人大概四五十岁,中等身材,沉默寡言,初平三年春到白马寺住了一段时间,常听寺中道人诵经,后来便落发修行,信了浮屠。”

“初平三年?”孙策若有所思。

诸葛亮见状,连忙问道:“将军,你认识此人?”

“不知道,只是觉得这时间点太巧了。初平二年年末,我与徐荣战于安众,侥幸获胜,但徐荣却生不见人,死不见尸,我一直觉得他可能还活着,却又一直没有他的消息。如果他在白马寺出家,时间倒是正好对得上。”

“那我派画师去询问一番,画个像,再找认识徐荣的人确认一下。”

孙策点点头。“也好,虽说我们之间没什么私仇,但此人用兵老到,天子用人之际,若是知道他的下落,说不定会请他出山,我们总得有所准备,别吃了他的苦头。”

诸葛亮连连点头,立刻去安排。他刚转身要走,孙策叫住了他。“你对那些浮屠道人说,我最近有点忙,过两天清闲了,再与他们细谈。”

诸葛亮应了一声,转身去安排。孙策拿起诸葛亮连夜写好的报告,看着上面工整的隶书,不禁露出浅笑。诸葛亮是个大才,却不是一般人能用得好的,刘备开始是不敢用,后来是不得不用,说白了还是才具不足,胸怀有限。如果有足够的手段,将元从系、荆襄系、东州系、益州系兼用并蓄,又何至于辛苦了那么久才三分天下。

他现在回了老家幽州,能闯出一番新天地吗?孙策一时出神。

郭武快步走了进来。“将军,华佗求见。”

孙策惊醒,很是诧异。华佗救过孙翊,他随曹昂到浚仪的第一天,孙坚就亲自登门拜谢,又赠送了不少礼物,以示感激之情。虽说孙翊的命不能用钱财来衡量,但这个礼已经到了。华佗作为曹昂的同乡和坚定支持者,也不可能为他效力,所以最近一直保持距离,他没有去拜访华佗,华佗也没有主动来见他,以免嫌疑。此刻突然主动登门,究竟是什么意思?

“请他进来。”孙策想着,起身走到阶下。

第1534章 华佗

华佗身材高大,头戴进贤冠,身着儒衫,走路四平八稳,看上去一点也不像名医,倒像个名士。见孙策站在台阶下,华佗很激动,上前几步,躬身行礼。

“旉(通敷)冒昧来访,还望将军恕罪。”

华佗本名华旉,字元化,华佗只是外号,因为他擅长的医术中有一项是治疗各种寄生虫病,尤其是人体常见的蛔虫,虫俗称他,读音与佗同,所以世人称其为华佗,称赞其善治虫也。

孙策笑着拱手还礼。“先生大驾光临,未及远迎,死罪死罪。先生救治舍弟,策感恩在心,只是担心先生不便,是故未能前往拜访,还请先生体谅。”

华佗连连摆手。“将军言重了,身为医者,救死扶伤乃是分内之事,不敢施恩图报。况且令弟得救,既有锦甲护体之功,又有南阳灵药疗伤之效,旉不敢独占其功。”

“话虽如此,若无先生神乎其技,就算侥幸存活,残缺也在所难免。”孙策请华佗上堂,分宾主入座,又问起华佗医术来源。这是他对华佗最好奇的地方。华佗号称外科鼻祖,是中医史上不可忽视的名医,但他的外科医术如神龙一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突然出现,随后又突然消失了。有人说是因为曹操杀了他,又烧了他的医学遗书,但这些都是野史,曹操是个很实际的人,就算一怒之下杀了华佗,也不会跟他的医术过不去。华佗死后不久,曹操就后悔了,说华佗若在,曹冲不至于死。

华佗虽是当事人,却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无他,转益多师尔。圣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学医亦如此,最多再加一句:学而时而习之,不亦乐乎。”

“那先生都向什么人学过医术,尤其是这外科手术?”

华佗抚着胡须,笑了起来。“看来将军虽领风气之先,却对医术发展不太了然。外科与他科不同,前人遗说固然不可或缺,但实践却更重要,如果不能亲手解剖,只知死背医书,纵使倒背如流也是没用的。哪怕没有读过医书,只要你能沉下心来,解剖几十具尸体,人体五脏六腑、筋骨脉络自然精熟于心。”

孙策连连点头,忽然明白了华佗的意思。其实中医一直不缺外科,尤其是军中。军中医匠经常面对受伤的将士,对骨骼、肌肉之类的太熟悉了,做外科手术也是常有的事,战场上尸体数不胜数,只要你肯用功,不缺实践的机会。

但华佗独一无二,是因为他本身是个读书人,比起军中医匠,他既能通过读书学习前人的经验,又能总结经验,学起来比别人效率更高,更愿意向别人请教,将其他人的经验融为一炉,与实践相验证,变成自己的技术,所以才能出类拔萃。军中医匠大多没什么文化,肯钻研的少,又抱残守缺,敝帚自珍,抱着自己一手绝活,不肯与人交流,说不定连徒弟都不传,自然谈不上发扬光大,集大成为一代名医。后世学医的人倒是有文化,但他们又受限于玄意十足的中医理论,对与中医理论不太契合的外科不甚重视。

玄有时候就意味着模糊。外科只是血肉模糊,医术却来不得一点模糊,自然不合大多数人的兴趣。

“这么说,先生的医术也是拜乱世所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