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节(1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628 字 6天前

成都。

曹操背着手,在堂上来回踱步。天气闷热,他上身只有一件蜀布单衣,下身只有一条裤子,光着脚,在席上踩得啪啪响。手中的方扇虽然扇得呼呼作响,但汗珠还是一层接一层的涌出,淋湿了衣裤。

戏志才坐在一边,看着案上的公文发呆,脸色很难看。

在官渡之战结束一个多月后,他终于接到了相对详细的作战报告。报告来自袁谭,他集结参战的文武复盘整场战事,最后整理出一份战记,派人抄送了一份送到成都。

这既是袁谭的善意,也是警告。袁绍大败,袁谭固然不是孙策的对手,可一旦冀州落入孙策之后,益州的曹操也难独善其身。袁绍与孙策作战的时候,曹操按兵不动,看起来逃过一劫,但他的压力并没有因此减轻,反而更大了。

孙策稳住了豫州,接下来很可能会进兵益州。戏志才已经收到消息,周瑜多次视察三峡,鱼复、朐忍附近都出现了周瑜的斥候,游学士子也多了起来,其中不乏细作。由此可见,周瑜正在部署对益州的战斗,战事随时可能爆发。

孙策与袁绍大战,除了黄忠的一万人之外,基本上没有动用南阳的人力、物力,显然就是为攻取益州做准备。曹操知道这一点,但他以为袁绍实力雄厚,攻势凌厉,一定会逼得孙策调荆州兵增援,他故意按兵不动,只让吴懿在汉中试探了一下,就是希望孙策放松对益州的警惕,将主力调到豫州战场。

谁也没想到袁绍这么蠢,不仅败了,还败得如此可耻,孙策根本没有调动荆州主力就击败了他。曹操一直想不通袁绍为什么会败,现在看到这份报告,他知道原委了。

“袁本初死得其所。”曹操停住脚步,再一次恨恨地骂道。“审正南死有余辜,郭公则也该杀。”他顿了顿,又骂道:“黄子琰徒有虚名,不堪大用,身废名裂也是应得,早知道他们这么不中用,我又何必逃到长安来。”

戏志才不紧不慢地说道:“你留在兖州,就能比子修强吗?”

曹操转头看着戏志才,干笑了两声。“志才,听你这意思,我还不如我儿子?好吧,好吧,我不跟你辩,反正我都在益州了,辩也无益。咦,你说子修夹在他们中间会不会有危险?实在不行的话,让他来益州吧,我们父子团聚,并肩作战,总比为敌好。”

“暂时应该不会有问题,以后就很难说了。”戏志才抚着稀疏的胡须,沉吟着。“子修可以来益州,陈宫等人却未必肯来,故土难离,若非不得已,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孙策与世家为敌,兖州世家未必愿意与他合作。袁谭忙于冀州内务,暂时不敢与孙策交锋,也不会接纳兖州,两害相权,兖州世家还是支持子修的可能性大一点。虽说夹在孙袁之间难有作为,多坚持一日总是好的。”

“是啊,孙策力雄,袁谭势众,子修与他们纠缠无异于虎口夺食,他能做到这些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曹操脸上露出掩饰不住的得意,拍着圆滚滚的肚子说道:“有此佳儿,我心甚慰。”

正说着,辛评从外面走了进来。“使君,法正有消息来,南阳传言,周瑜要成亲了。”

第1538章 合纵

辛评浑身是汗,丝衣都贴在了身上,领缘的颜色更深。曹操看了他一眼,又看看自己坦露的肚皮,哈哈一笑。“仲治,成都四面皆山,比颍川热得多,你不要穿得这么严整嘛,你看看你。”说着走了上去,用手中的竹扇为辛评扇风。辛评尴尬地笑笑,递上刚收到的消息。曹操接过,将竹扇塞给辛评,迅速扫了一眼,快步向戏志才走去。“志才,你看看。”

戏志才接过,展卷而读,沉吟不语。曹操背着手,瞅瞅辛评。“仲治,佐治有没有消息来?”

辛评用竹扇扇着风,总算凉快了一些。他摇摇头。“佐治就算有书信,也不会提到南阳一字。”

曹操挠挠头。“那你觉得这事意味着什么?法孝直虽然年轻,但机敏过人,他传回这个消息必有深意。周瑜不在江陵备战,突然回去成亲,太让人费解了。”

“恐怕是朝廷当初埋下的种子萌芽了。”

曹操眼珠一转。“你是说孙策怀疑周瑜?这有关系吗?”

“使君,袁本初战败,袁显思自顾不暇,战线收缩河北,且冀州四面受敌,袁显思在平定幽州之前无力渡河,对孙策来说,豫州已经安定,不再是他不得不亲自镇守的地方。接下来,他的注意力会移向荆州,周瑜拥重兵,如果他还想成为方面之将,立不世之功,自然要取信于孙策。”

曹操一声轻叹。“是啊,孙策根基已固,可以取质了。仲治,你说佐治的家人会不会有危险?”

辛评苦笑不语。辛家早就搬到了邺城,辛毗的妻儿也不例外,只不过袁绍败亡,袁谭此时自顾不暇,未必敢与孙策较量,承认现实,放回辛毗的妻儿几乎是必然的事。但袁谭会不会放了他的妻儿,那就不好说了。他孤身一人来益州,妻儿在邺城情况如何,无人知晓,只能指望郭图看在乡党的份上多加关照。

“你也不必担心,待袁谭向朝廷称臣,使君一封书去,你便可以接回家人了。”戏志才淡淡地说道:“辛氏从陇西搬到颍川,如今又多成都一脉,也很好。”

辛评苦笑。“有劳祭酒费心。”

戏志才没理他,接着说道:“周瑜与蔡琰名将才女,神仙眷侣,成亲是迟早的事。若只是为取质,周瑜大可不必赶回南阳成亲,就算不回庐江老家,也可以在江陵嘛,再不济也可以在襄阳,现在改在南阳,怕是另有原因。”他轻叩案几,面露忧色。“使君,如果是孙策要来南阳,这件事可有些麻烦。”

曹操脸色微变。“志才,你是说,孙策有可能坐镇荆州,亲自负责对益州的战事?”

“不得不防。周瑜虽坐镇荆州,但荆州诸将大多是孙策一手提拔,若孙周嫌隙,他们未必会听周瑜的命令。朝廷拜周瑜为镇南将军、封舒侯,明显有挑拨之意。此次孙策击败袁绍,立下大功,必然加官晋爵,并肩之势打破,他如果不想再给朝廷挑拨的机会,自然不会让周瑜独得取益州之功。只是这样一来,我们的麻烦就大了。”

曹操哭笑不得。“这可是弄巧成拙了。”又道:“袁本初战败而亡,一了百了,倒是自在,却不知道害苦了多少人。朝廷明明一手好棋,现在却成了昏着。”

“这也未必。或孙策真的移兵西向,亲自攻击益州,对使君来说是祸事,对朝廷来说却也是机会。使君,孙策势盛,非使君所能独当,还是向朝廷求援吧。”

曹操无奈地点点头。“看来也只能如此了,仲治,你辛苦一下,传书各郡国,查看仓库,就说朝廷困难,我们要逐年补交刘焉之前欠下的赋税,请他们多想想办法。”

辛评躬身领命。“使君,既要供应朝廷,又要备战,只从各郡国抽调怕是不足,为防万一,还是应该与益州诸家联络,请他们出手帮忙。”

曹操吐了一口气。“好吧,你先去联络,看看他们能帮多大忙,再作定论。”

辛评应了,转身出去。曹操看着辛评的背影消失在门外,眉梢轻轻地挑了挑,一声轻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孙策好用少年,自有其道理。”

……

陈县。

巨型楼船缓缓停靠,将士们系好船缆,放下跳板,一切安排妥当,这才打出旗语。在岸边等候的陈国官员、名士相互谦让着,踩着跳板,依次上船,来到甲板之上。站在岸边看这艘巨型楼船会让人有强烈的压迫感,站在楼船上向下看却是另一种感觉,自信油然而生,大有碾压一切的力量感。

一个卫士出现在楼梯口,向陈相骆俊拱手致意。“骆相,将军有请。”

“好,好。”骆俊向一旁的官员、名士们拱拱手,跟着卫士上了飞庐。他牵着一个三四岁的男孩,夫人杨氏抱着一个婴儿。孙策正凭栏而坐,看着一望无垠的稻田眉开眼笑,听到脚步声杂乱,不像一两人,转身一看,见骆俊一家人,连忙起身相迎。骆俊上前一步,躬身行礼。“陈相骆俊,见过将军。”又让妻子向孙策行礼。

孙策还礼,看了一眼杨夫人怀中的婴儿,笑道:“早就听说骆相一连生了两个儿子,还没向你贺喜,恕罪恕罪。可曾取名?”

骆俊笑容满面。三年时间,他连得两子,可谓功德圆满,心满意足。当初孙策第一次和他见面并不愉快,还借故夺了他的权利,不过后来两人相处得还算不错,他这个陈相做得也是安安稳稳,在豫州诸郡国相继更换守相时,他没有受到波及,也算是孙策对他侬个乡党的信任。

“大儿名统,小儿不足三月,尚未取名,不过我已经想好了,打算取名为靖,以贺将军平定中原之捷。”

“骆统,骆靖,不错,不错。”孙策连连点头,笑道:“骆相真是一心为民,就连为孩子取名都不忘为百姓祈福啊。有你这样的乡党,我与有荣焉。”

骆俊眨眨眼睛,深施一礼。“多谢将军。”

孙策瞥了他一眼,脸上笑容更浓。他摆摆手,让人带杨夫人和孩子去内舱见袁权,伸手揽着骆俊手臂,走到一旁。“怎么着,骆相有事要求我?这可真是难得啊。我们相识这么多年,你还是第一次向我开口。”

骆俊苦笑一声,瞥了一眼下面的甲板。“将军看到那两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