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节(2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202 字 6天前

黄月英对此没什么兴趣,凑到孙策身边,递给他一条烤鱼。“你这是回家过年都不肯闲着啊,本来挺好玩的一件事,被你搞成算学测试了。”

“算学测试有什么不好?”孙策接过鱼咬了一口。“就和你造船一样,用兵同样离不开计算,一万人和十万人,一百里和一千里,完全是两个概念,等你造好了海船,大军跨海作战,那更是要精打细算,海船再大,一支水师充其量也就是三五万人,而我们面对的对手以逸待劳,很可能是三五十万人,不计算,如何能战胜他们,扬威四海?”

“你说得对。”黄月英连连点头。“我现在也有这感觉,造海船看起来与普通船没什么区别,但要计算的东西太多了,算得人脑壳疼。我最近在想要不是请徐大师来讲讲课,将算学也纳入木学堂的课程,没有擅长算学的人帮忙,要想造出好的海船太难了,至少要费很多事。”

孙策灵机一动,连连点头。“阿楚,你这个想法好,你这个想法好,我怎么没想起来呢。”

黄月英柳眉轻挑。“因为我聪明啊,嘻嘻。”

第1695章 天生腹黑

军事是中国古代学问中最理性的一门学问,不理性会死人,甚至会亡国。法家是诸子百家中最理性的一家,理性到罔顾人性。数学则是数理逻辑的理性基础,克服经验主义的不二利器,很多看起来顺理成章的事往往经不住计算。要建立起理性的科学体系,数学的作用不可忽视。

孙策重金礼聘徐岳的目的正在于此,当初计算投石机的抛射曲线,为黄月英造投石机帮了大忙,也给黄月英留下了最直接的感觉,如今她造海船遇到了难题,很自然的想请徐岳来帮忙。

如果说木学堂是工科学院,现在是该建立一个理科学院了。不光造海船、造投石机用得上,军事也用得上,将来出海更要依靠数学知识来导航。

孙策欣然答应,决定年后就将徐岳等人搬到江东来,除了给诸堂学生讲一些基本算学知识,再多收一些学生,专门研究数学,配合蔡琰对西域文字的研究,争取将古希腊、古印度的数学成就一网打尽,将江东打造成新时代的学术中心——东方的亚历山大城,孙氏帝国的稷下学宫。

说老子没文化?老子只是低调而已。

一想到天下学术聚江东,孙策心里就充满了成就感。这才是大事业嘛,我的征程是星辰大海,谁会满足于中原这一片河山。当然了,中原虽小,也不能让你们糟蹋。

“阿楚啊,艰苦奋斗三十年,三十年后天下太平,我们坐着你造的大海船周游世界。”孙策握着黄月英的手,感慨不已。

“三十年啊,你都半百了。”

“人生百年不稀奇,半百也只是人到中年而已。”

“老而不死……”

“阿楚……”黄承彦及时打断了黄月英,瞪了她一眼。黄月英自知失言,吐了吐舌头,没敢再吱声。

孙策微微一笑。可不是么,你爹还在这儿呢,说我老?

另一厢,在郭嘉的引导下,几个孩子加一个孙辅,你一言,我一语,有模有样的计算着。军谋处已经养成了一个习惯,即使是讨论战略的时候也会以计算为基础,先算路程远近,再算双方兵力、粮草、辎重,再在合理的范围内挑选合适的地形,决定战术。郭嘉身为军谋处祭酒,在引导军谋们分工、总结方面驾轻就熟,现在教起这些孩子更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既有用又有趣,一个个乐此不疲。

孙辅作为成年人,反应要比其他人快得多,但他知道这不是他展示聪明才智的地方,所以忍着不说。即使如此,他也是受益良多,不住的点头附和,听到开窍处抓耳挠腮,雀跃不已。孙策看在眼里,也有些后悔,当初如果及时给孙辅配两个军谋,他也许不会被蔡家牵着鼻子走。

孙策随即又将目光转向了孙权。孙权听得也很认真,一对碧眸目不转睛地盯着郭嘉,嘴唇翕动,不时地默念几句。大概是感觉到了孙策的目光,他愣了一下,转头看了孙策一眼。孙策笑笑,孙权有些拘谨地回以微笑,转头继续听讲。

算了大半天,得出一个结论,海运是最合算的运输方式,可以大大減轻辎重运输负担。在考虑地形的情况下,不管是南下交州还是北上幽州,都比西进要合理。交州涉及到海外贸易,是长远规划,幽州涉及到战马供应,是近期目标。

这只是相对而言,作战从来不会简单,即使是用海船运输,千里征战,消耗依然是一项天文数字,根据郭嘉的测算,以步骑三万,作战时间一年计,需要征用楼船近百艘,总消耗近五十亿,仅粮食就需要近三百万石,几乎要将五州现有的余粮抽调一半。

换言之,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否则就会元气大伤,至少五年内无法发动大战。其他东西都好说,粮食是关键,即使大力推动屯田,粮食产量的增加依然有定数,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一旦陷入僵局,用不了两三年就能将经济拖垮,如果不能壮士断腕,及时止损,势必竭泽而渔,陷入恶性循环。

汉羌百年战争就是这么拖垮大汉的。

上完这一课,不仅孙权、孙翊等人知道战事不能轻启,孙策也大致清楚了郭嘉的意思。取辽东与西进益州无法同时进行,两相比较,取辽东更符合他现在的利益,应该集中全部力量,准备辽东之战。而在此之前,迅速稳定青徐是关键。在东莱建立作战基地,跨海攻击辽东是最合理的选择。

在这些孩子面前,郭嘉只说了物资的问题,没有涉及到派系。西进是给周瑜立功的机会,荆州系、豫州系将是主力。北上是给沈友、太史慈立功的机会,江东系、青徐系是主力。作为孙策的心腹,郭嘉没有以豫州系自居,而是自觉的从全局考虑,建议孙策加大对江东系的扶持。

这才是他的根本,而根本中的根本就是眼前这些弟妹。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家人、宗族永远是最可靠的力量。即使互相之间有争斗,那也是宗族内部的矛盾,在创业阶段,这只涉及到个人安危,不会颠覆整个宗族的利益,出现易姓的可能。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如今孙策已经到了这个位置,他就必须考虑这些问题,权衡其中的利弊,不能由着自己的好恶来。

讲解结束,郭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长长了吁了一口气。“将军,我这一课讲得如何?”

孙策会意。“讲得好,再过几年,等我儿子大了,还要请你启蒙。”

“荣幸之至。”郭嘉哈哈大笑。

孙策起身走到烤架前,从烤鱼的童子手中取了两条鱼,招招手,示意孙权跟他走。孙权连忙起身,几步赶到孙策身后。孙策给了他一条鱼,两人一边走一边吃,慢慢来到江边,差不多将鱼吃完,将鱼骨顺手扔进江中。

“仲谋,你明年十五了吧?”

“大兄记得清楚。”

“在汝南太守府见习了两年,张公对你印象大体不差。”

孙权有些紧张,躬身施礼。“弟有不足处,还请大兄多加指点。”

“你今年一年,请了多少天假,打了多少次猎,你自己清楚吗?”

孙权闭上了嘴巴,嗫嚅了半天。“大兄,张公学问道德都是上佳的,弟也知道大兄的良苦用心,只是经学……实在没什么意思。”

“经学的确没什么意思,打猎就有意思吗?一个月出去两三次,一年加起来超过三十次,还拉着一群半大孩子去猎虎,伤了人也乐此不疲?”

孙权舔了舔嘴唇,没敢再狡辩。很显然,孙策对他的一举一动清楚得很,狡辩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知道伯高的去向了吗?”

“听伯高说了。”

“你呢,想从文还是从武?”

“我听大兄的安排。”

孙策有点火大,特意停顿了一下,控制一下自己的情绪才重新开口。“几个弟妹中,你和阿匡比较沉稳,阿匡喜欢读书,将来可能做做学问,我本来希望你能从政,可是看你这样子,一时半会大概还静不下来。算了,你还是先从军吧,年轻时吃点苦也不是坏事。”

孙权嘴角一咧,随即又忍着兴奋。“多谢大兄。”

“有没有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