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6节(1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485 字 6天前

天子接过名单看了看,有些挠头。“人还真不少啊。”

“陛下如言甚是,臣以为,瞒是瞒不住的,只能以假乱真,虚实相间,让孙策难辩真伪。”

天子点点头,将荀彧的奏疏推到刘晔面前,自己转身来到地图面前,目光在太行山两侧来回扫视。

毌丘兴建计之后,他们很快就意识到这个计划有一个很难克服的关键:不论是绕行颍川还是取道武关,攻取南阳的路途都不短,也不是万余精兵就能解决的问题,必然要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决战。兵力多,行动就慢,准备的时间也长,很难完全瞒住孙策的耳目。他的身边可能就有孙策的细作,所以安排刘晔去查,看看谁会和外界联系,现在查出来这么多人,证明他们的担心绝非杞人忧天。

刘晔当时就提出了混淆视听的作战方案。这个方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步卒主力先返回关中休整,准备秋收,并做出增援汉中的姿态,以掩盖真正的目标南阳;二是骑兵主力驻留河内,声援袁谭,必要时进入冀州作战。如果袁谭还能支撑,那就协助袁谭,如果袁谭支撑不住,索性就取了冀州。

如果能将孙策吸引到冀州决战,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冀州更适合骑兵作战,对骑兵优势明显的朝廷显然更有利。再者孙策如果赶到冀州,战线拉长,辎重运输的负担也会成倍增加。总而言之,对朝廷有利。

为了保密,他连士孙瑞都没有交底,到目前为止,只有刘晔清楚。

刘晔看完荀彧的奏疏,颇感意外。“陛下,荀令君这是……什么意思?”

“他应该是赞成贾诩的下策吧。”天子淡淡地说道:“他以前不就有过类似的想法么。”

“这倒也是,只不过陛下西征大捷之后,就没听他提过了,此刻旧事重提,实在令人费解。益州虽富,却只是偏安之局,仅能是无奈之选。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时候退守益州,未免急了些。”

天子不置可否的应了一声。他知道刘晔和荀彧有些竞争的苗头,他也一直鼓励如此。“我打算召荀令君前来面议,把水搅得更浑一些。你看由卫觊暂时领尚书令如何?”

刘晔心领神会。“陛下圣明,卫氏是河东大族,卫觊忠贞有才干,又深受荀令君点拨,一定可以胜任。”

“但愿如此。”

得到了刘晔的支持,天子随即下诏,命太尉士孙瑞统领步卒,班师长安,以减轻辎重运输负担,转董越为河内太守,留驻孟津,自己则率虎贲、羽林及左将军刘备、右将军吕布部共精骑两万移师朝歌,准备渡河进入兖州作战,与此同时,召尚书令荀彧赴军,尚书台事由尚书右丞卫觊代理。

六月中,天子到达朝歌,传诏兖州,邀袁谭见面。

……

袁谭来回转了两圈,停住脚步,看向郭图、沮授等人。“诸君,奈何?”

郭图一脸木然,没有任何反应,直到袁谭又问了一声,他才如梦初醒,哦哦了两声,却什么也没说。袁谭无语,自从荀衍阵亡后,郭图就一下子垮了,什么事都提不起精神来,议事时只知道附和,没什么主见。袁谭几次提醒他,却一点用也没有。

袁谭看向沮授、董昭等人。“公与,公仁,你们说说,如何应对才妥当。”

董昭很客气,冲着沮授拱拱手。“还是先听听公与的高见吧,我有些想法,只是比较琐碎,到时候再补充就是。”

袁谭点点头,示意沮授先发言。郭图不说话,田丰在邺城,沮授就成了他身边的顶梁柱。尤其是沮鹄、崔琰接管了一部分情报业务之后,郭图已成摆设,沮鹄已经是当之无愧的首席谋士。

沮授略作思索,向郭图、董昭等人点头致意,缓缓说道:“两天前,逢元图有消息来。说故并州刺史贾诩上书天子,建三策,总的意思是劝天子避孙策锋芒,或禅让,或西征,或退守益州。”

董昭一愣。“逢元图有消息来,是他个人的意思,还是刘备的意思?”

沮授看了他一眼,笑笑。“刘备有什么意思,他还不是听逢元图的。”

董昭失笑,点头附和。“说得也是,刘备有勇无谋,一向缺少智士相佐,如今得逢元图相助,自然言听计从。不过刘备反复,可以用,不可信。”

沮授没有说什么。他知道董昭话里有话。刘备固然不可信,逢纪也不可全信。“公仁言之有理,不过孙策虎视河北,如果冀州不保,幽州也难独存。刘备唯利是图,当此存亡之际,他倒不至于落井下石,让孙策得利。再者,有天子居间斡旋,他也不敢乱来。”

董昭微微颌首,没有再说,静听沮授下文。

“天子否决了贾诩的建议,但荀文若却赞成贾诩的建议。我听说,荀文若有意夸大关中的灾情,阻止天子的计划,惹得天子不快,为此天子决定将他召到军中,由卫觊代理尚书台。”

“天子有什么计划?”

沮授摆摆手,示意董昭稍安勿躁。“贾诩提出这个建议,是基于他对孙策实力的估算,据说,他判断孙策所辖五州有四百多万人口,三分天下有其二,所以觉得大局已定,建议天子趁着未败,尽快与孙策议和。”他笑了一声:“我不知道他有什么样的依据,但我觉得他有些夸大其辞,虚张声势了。根据我们了解的情况,孙策治下应该不超过四百万户,约占天下户口之半,实力的确不可小觑,但离大局已定还有一些距离。常言道,行百里者半九十,孙策要想横扫天下,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董昭等人配合地笑了两声,却有些言不由衷。孙策横扫天下或许还有些难度,横扫冀州却一点也不难。袁谭尽起冀州之兵,出师大半年,消耗钱粮无数,一攻高唐不下,再攻浚仪受挫,折了大将荀衍,虽然得了兖州,却于事无补,反而多了一个包袱。如今甘宁率领的江东水师已经从荆州撤回,正在赶往渤海,冀州即将面临孙策的反击,还能撑到什么时候,谁也说不准,这种时候谁还有心思调侃孙策。

见众人士气不高,沮授也收起了笑容。“当然,对冀州来说,形势很严峻。二十万大军出征,未能如期夺取青州,又影响了春耕,今年的收成怕是不足。孙策来攻,仅以冀州的力量,可能难以应付。冀州若失,幽州难保,是以刘备才接受逢元图的建议,欲固盟好,共同抗敌。天子召使君前去,想来也有此意。我觉得不妨去见见,若能联合天子、刘备,共同抗敌,未尝不能击退孙策的进攻。”

一直没说话的耿苞突然问了一句。“天子会进入冀州吗?”

“有这个可能。”

耿苞的脸色阴了下来。“那冀州是不是还要供应天子所领的步骑钱粮?”

“尽可能由河内提供,不足的部分,可能需要冀州供应一部分。”沮授抬起手,示意耿苞不要急。“天子进入冀州的只是骑兵,去冀州迎战太史慈的可能性比较大,所以这部分钱粮由冀北来承担。”

耿苞扬了扬眉,没有再说什么。

第2062章 三人同心

袁谭眉头微蹙,咳嗽一声,打断了沮授。“其实,我们还有另外一个选择。”说着,眼神环顾一圈,最后在耿苞脸上停了片刻。“贾诩的建议有一定的道理,即使是称臣,手里还有实力的时候称臣总比一无所有的时候再称臣好,诸君不妨考虑一下。中山甄氏依附孙策,这几年过得也不错啊。”

耿苞垂下了眼皮,装没听见。他知道袁谭对冀南的世家有意见,但他该说的还得说,要不然没法向其他人交待。甄家这几年是不错,不仅有充足的货源,包揽了大半通往草原的生意,还得到了茶叶这种新商品的经销权,将一个小小的茶叶变成了暴利产品,让草原上胡人趋之若骛,大发其财,但这样的好事落不到冀南人的头上,冀南世家和袁氏父子绑得太深,他们就算投降,也不可能像甄家那样得到孙策的信任。袁谭提出议和,结果孙策根本没反应,摆明了就是要将冀南世家连根拔起。

形势比人强,虽然冀州人对朝廷没什么忠诚可言,但事已至此,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孙策长驱直入。明知袁谭已经没什么斗志,在找到更好的选择之前,他们也只能硬撑。

见耿苞不吭声了,沮授接着说道:“先帝出自河间,天子巡狩河间,冀北人有迎驾的义务,出点钱粮也是应该的。当然,天子要经过魏郡、赵国时,我们也多少要有所贡献。”

崔琰说道:“何不请天子经并州,下井陉,由常山、中山,直趋河间?天子有并凉精骑逾万,又有飞将吕布,若是变生肘腋,怕是不好应付。”

沮授无奈地看了崔琰一眼,有些意外,更多的是无奈。“季珪,天子母家出自赵国,总不能让天子过赵国而不入吧?”

崔琰一愣,知道沮授误会了,连忙笑道:“祭酒,我只是担心有变,并无他意。”他顿了顿,随即又明白了沮授的意思。“这么说,冀州以后要听天子诏令了?”

“事急从权,只能如此。”

崔琰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耿苞一惊,抬起头,看看沮授,又看看崔琰,张口欲语,崔琰却没搭理他,垂下了眼皮。耿苞自觉无趣,恼怒地哼了一声,扭头不语。

沮授接着解释了一下他的计划。久战无功,形势逼人,当务之急是要守住冀州,和天子、刘备结盟也是无奈之举。不过兖州也不能就此放弃,需要留一员重将,考虑到满宠是豫州刺史,孙策如果要派兵进入兖州,满宠是最可能的人选,他建议留下董昭代领兖州。董昭曾与满宠对峙,不分胜负,又是兖州人,联络兖州世家方便些,是一个合适的人选。至于名份问题,到时候再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