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节(1 / 2)

策行三国 庄不周 3830 字 6天前

“如果大王否决了我们的计划,后果是否严重又有什么关系?”

孙尚香一时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陆逊。陆逊从袖子里掀出手绢,递了过去。孙尚香接在手里,感受着手绢上的体温,却没有抹眼泪。陆逊又让徐节去取点水来,徐节如释重负,起身去了。孙尚香瞥了徐节一眼,想要叫住他,却只是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你是大王委任的大将,我们是大王任命的军师,我们的任务就是拟定作战计划,你的任务是执行作战计划,尽一切可能取胜,回报大王的信任和知遇之恩。如果失败了,我们一起接受惩处,该贬职的贬职,该斩首的斩首,至于会不会影响到大王的新政,那不是我们该考虑的。”

陆逊一字一句地说道:“那是大王该考虑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我们不能越权。”

“你怎么……怎么能这么说?”

“因为这是军师的职责,就像万一战败,我和徐军师被牵连,甚至被永远雪藏一样,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责任。三将军,军师与主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这本来就是军师处明文规定的铁律。”

孙尚香抹了抹眼泪。“可是……你们为什么不告诉我这些?”

“不告诉你,是因为一来你应该自己想,不能希望军师告诉你所有的事,否则你岂不成了我们的傀儡?二来这是我们愿意承担的后果,无须你劳心,就像对新政的影响自有大王和军师处权衡一样。你可以关心我们的前程,却不能因为我们的前程而影响了计划的执行。如果什么都要关心,你岂不是什么都做不了?兵形如水,瞬息万变,谁能确保万无一失?我们尽力而为,剩下的就交给天意吧。”

孙尚香低下了头,摆弄着手绢。

徐节端着水进来,见孙尚香已经平静,暗自佩服陆逊。她让孙尚香洗了脸,轻声问起经过。孙尚香把孙策的意见说了一遍,陆逊早有准备,平静无波,徐节却非常高兴,忍不住说道:“还真是被陆军师说中了。陆军师,你对大王的心意把握得真准。”

陆逊皱了皱眉,轻声说道:“徐军师,我只是按照我的理解去做事,并不是知道大王的想法。大王乃当世圣君,岂是我能揣度的。”

徐节恍然醒悟,知道失言,连忙掩住了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孙尚香有些茫然,不知道他们在说些什么,本想发问,却又想起陆逊刚才的话,觉得不能什么都问,还是要自己多想才行。她不免有些后悔,以前真是太依赖陆逊和徐节了,除了军事上的事,自己都不愿意动脑子。再这样下去可不行,王兄会失望的。

……

孙尚香再次调整了计划后,增加了一个疑兵之计,要求孙策以他们攻城不克为由,解邘城之围,示以撤兵假象,松懈并州军的警惕,并利用这个机会调吕小环参战,挑选合适的人选,进行模拟演练。

孙策接受了孙尚香的最新计划,为了保密,他没有举行军师处的公开质询,挑选了几个关键人物对孙尚香的作战计划进行审议,沮授、刘晔、郭嘉自然出席。不出陆逊所料,这个计划引发了激烈的争论。

从军事角度而言,这个计划有相当的可行性,即使保守判断,成功率也在五成以上。以小规模的精锐进行山地作战,突击关键目标,一向是吴军的拿手好戏,规模越小,吴军的优势越明显,成功率也越高。即使不胜,全身而退也没什么问题。一旦成功,攻取天井关,不仅邘城将不攻自破,整个并州都会门户洞开,影响之大,值得一试。

可是从政治角度,这个计划就太冒险了。万一受挫,受影响的不仅是孙尚香本人,甚至不仅是陆逊、徐节,而是直接影响到新政的推行,不能不慎重。

经过反复讨论,孙策最后拍板,通过了孙尚香的方案。他只是做出了一点调整:由许褚率一百虎士随行保护孙尚香,典韦率义从营其余虎士做好接应准备,务必保证孙尚香的个人安全。

方案通过,孙策很快发布命令:因天气炎热,孙尚香又久攻邘城不克,暂时解除她的统兵权,回孟津大营述职。兵权由陆逊暂领,就地休整,做好秋收准备,等天气转凉再进攻。

命令发布后,孙尚香随即被召回孟津大营述职。在接受军师处质询时,孙尚香因“情绪激动”,任性使气,与军师处几名军师发生肢体冲突,打伤了人。吴王孙策大怒,下诏切责,命其在营中读书自省,不得出营一步。

消息一出,传为笑谈。

第2354章 群英会

城外吴军撤去,城内守军一片欢腾,奔走相告,如逢大赦。

吴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赫赫威名给他们带来了太大的压力,虽然坚城在手,却没多少人相信他们可以守住邘城,眼看着吴军的巨型抛石机、复式望楼步步逼近,他们心中的绝望也与日俱增,忽然看到吴军撤退,顿时陷入无以名状的狂喜。

逢纪、司马懿等人听到消息,也不敢相信,匆匆赶到城上。看到装载着巨型抛石机的楼船驶离,高大的望楼被付之一炬,烈火熊熊,黑烟滚滚,这才长出一口气。

不管以后怎么说,至少眼前是太平了。

逢纪转身看着司马懿,庆幸不已。“仲达,我们小胜一局,你是有功之人。”

司马懿谦虚道:“是逢相指挥若定,懿只是尽力而已。”他想了想,又道:“逢相,吴军虽然撤走,未受重创,实力犹在,随时可能去而复返,届时只怕攻势更猛。逢相当有所准备才好。”

逢纪抚须而笑。“仲达沉稳,胜而不骄,难怪杨季才对你赞赏有加。英雄出少年,仲达,我年过半百,精神日衰,怕是支撑不了几年了。你正当少年,又有如此天资,当善加珍惜。”

司马懿也有些感动。逢纪这句话可不是随便说的,隐隐有托以后事之意。其实他也清楚,中山国已经亡了,阿斗只是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毛嫱也只是个见识有限的女人,又没有宗族欢欣支持,只能是个傀儡,生死都掌握在逢纪、审英等冀州人的手中。逢纪年纪大了,又是青州人,既要和吴军作战,又要和冀州人、并州人争权,精力分散,想找支持者和继承者是意料之中的事。

但他没想到逢纪会把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

“逢相谬赞,愧不敢当。”

逢纪摆摆手,示意司马懿不要谦虚。“仲达,你说说,吴军撤去,我们该如何应对?”

见逢纪坦诚,司马懿也没客气。吴军只是暂时解了邘城之围,并没有撤出河内,迟早会再来。眼下已经是七月末,很快就是秋收,而他们却无法收取庄稼,只能向并州求援,趁这个难得的机会补充粮食和武器,准备再战。

逢纪觉得有理。但凡有点见识,都明白邘城得失的意义,如今他们已经证明了他们可以守住邘城,相信王盖等人不会吝惜钱粮、物资,坐视邘城失守。为了节省时间,他决定任命司马懿为偏将军,全面负责邘城防务,自己亲自赶去上党,和王盖面商。以后他也不会再回邘城,将留在上党,主持全局,邘城就交给司马懿了。

司马懿欣然从命。

事不宜迟,逢纪当天就离开了邘城。司马懿接管了邘城后,迅速召开诸将议事,重整城防。他对诸将说,这次胜利固然振奋士气,但有偶然因素,孙尚香不仅是个女子,还很年轻,刚刚十四五岁,指挥大战的经验有限。有了这次的经验,吴军下一次围城时,攻击会更加猛烈,如果不做好准备,守住邘城的可能性极小。可若是能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加固城防,守住邘城,功劳也是可想而知的。

诸将被司马懿说得热血沸腾,轰然应喏。

很快,孙尚香与军师处发生冲突,被迫闭门自省的消息传到邘城,诸将欣喜之余,又意识到司马懿分析的有理。孙尚香攻城不克,孙策很可能会调整统兵大将,或许是孙尚香的军师陆逊直接统兵,或是另即派大将,不管是谁,接下来的战斗都会更加艰苦,容不得一丝疏忽。他们在司马懿的指挥下,夜以继日的加固城防,训练士卒,准备再战。

陆逊收到消息,也在苦思破城之计。他找了一个地形与邘城相近的地点进行练兵,揣摩攻击战术,并催迫莫择等人加紧研制攻城军械,想方设法的克服地形不利。

双方在相隔仅十余里的地方虎视眈眈,磨刀霍霍。

……

七月下,吕小环赶到孟津大营。

得知孙尚香要率精锐出击,吴王钦点她出战,吕小环乐开了花。河东一战,她小试牛刀,根本没打过瘾,不肯跟着张辽撤回,一心想跟着吕蒙的主力进军并州,如今机会就摆在她的面前,她求之不得,拍着胸脯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看着吕小环豪迈的神情,袁耀表示很无语。几个月不见,吕小环像是变了一个人,不仅之前的消沉一扫而空,身形也越发矫健婀娜,走路带风,英气勃勃。

孙策随即将吕小环正式纳入羽林卫的建置,由孙尚香直接指挥,授予王异参军之职,俸六百石,与徐节相当。

吕小环很兴奋,顾不上与袁耀叙旧,赶到孙尚香的帐中合议军情。听了孙尚香的计划,又仔细研究了地形后,王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