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能不能看出哪两个凳子材料和其它的不一样?” 马克兄弟倒是知道什么叫和田玉,但并不了解,只於尼古拉,对华夏玉石干脆就是一窍不通!
不懂什么叫和田玉,也更不明白山料和籽料、山流水的区别。
老板叫辨别,那就看呗。
一会之后...
瞎猜!
压根看不出分别。
如今和田玉还没到一籽难求的程度,但也越来越稀少,巨型高质量籽料更是罕见。
制作这套桌凳当然是张楠脑洞大开的“创意”:前年姐夫闲聊时告诉他,一帮玉雕大师们为他的几处庄园、城堡制作玉石摆件选料时,发现两块体型相似、质地几乎一样的巨型白玉籽料。
研究来研究去,一下子真研究不出到底搞出什么作品比较好——最好是成对的,难以决断。
材料宝贝,成对的更难得,体型质地类似这下刀还省料。
当时身在美国的张楠一听说了这事,闲着没事要苏南那边发传真照片。
在看到照片、搞明白玉料大小尺寸之后,就一句:“我看长得就像两个圆石凳,这就别去想雕什么大花瓶、大水桶,做成两个凳子得了。
东设计西设计,还想着怎么省料、合理利用,我看就这实心圆凳浅浮雕最省料,别的都比不了!
还有,再去找两个差不多的,要是舍不得籽料, 那就山流水、山料凑合,给我整套花园凉亭里摆的玉石桌子凳子出来。
对了,桌子面我要整块圆面板的,厚一些,下边的柱子拚上就成,别给瞎整!”
反正有的是材料,自家有多少清楚得很。
籽料都有单个几吨级别的超级大家伙,更别说那些个山料,当年是拉上一趟就的好得几火车皮,全是好货色!
优质山料还全是大块头,小的那时候压根就不要。
质差一点的也不要,至少二级白玉往上。
这套桌凳说是二号白与一号白之间,那是七、八年前的分法,按照如今的分级估计就是一号白。
至於再过十年、二十年...
估计还得往上靠。
老板一句话,那些大师们可没反对的权力。
而且这主意虽然似乎馊,其实仔细一想貌似也有点道理:省料呀!
两个凳子有了,其它的再用籽料是不可能的,也是大师们绝对不肯选的,不然太说不过去!
干隆当年估计都没怎么玩过!
选来选去,最终搞出这么一套来。
一人单做的话,别说几个月,估计几年都没法完工。
五位大师各自带上徒弟,一人一件分工,顺便比拚一下各自浅浮雕的技艺。
老板说了不用一人单干没完没了,一年内就得交货。
就这么着,高等级和田玉籽料加山料切割雕琢,非拚接工艺的一套园林“石凳石桌”出现了,真实用器,史无前例,估计还是后无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