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因为有人晕过去了,江南的议事大厅,立马一阵手忙脚乱,如同沸腾的一锅粥。
其它的家臣扶着那位晕过去的江南老臣,掐人中的掐人中,灌水的灌水,拍背的拍背。
李信志已经跟随着太监,脚步匆匆地赶往德妃的寝宫。
压力越来越大了,他的背上仿佛负了巨石。
今天上午,他决意扫清后宫,撵走所有妃子,让她们全部出宫,没想到,晚上,德妃就上吊自杀了!
这个消息,如同头顶响起的焦雷,让他久久不能平静。
就像他原本执意在逆水行舟,可是现在突然一个大浪打来,几乎要让他的船沉了。
这些可怜的嫔妃,在江南后宫呆了几年,她们已经成了笼养的金丝雀,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离开后宫,就像剪了翅膀的鸟儿,无法飞向蓝天,无法生活,她们没有勇气面对出宫后的生活,所以有人会选择自杀。
德妃是第一个,恐怕不是最后一个。
李信志心头一紧,只觉得自己整个人被人从头到身地罩了一个袋子,袋口在不断地收紧,越来越紧。
他感觉自己呼吸不过来了。
如同在荆棘中行走,可是为了陶然儿——
李信志抬起头来,脑海中想起陶然儿,她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的一张脸,既使静坐不动,也有芝兰百合的气质。
为了陶然儿,他一定要勇敢地面对一切,做一个披荆斩棘的斗士。
李信志抱着这样的想法走到德妃的宫殿,看到笔直地挂在那里的德妃,身体已经冷却僵硬如同一根木棍,她的舌头吐出来很长,李信志不敢多看,立马叫人将她放了下来。
他想了想,对太监吩咐道:“加强警卫,没有出宫的妃子盯紧一点,无论如何,这种自杀的事件不能再发生了!”
如果再有妃子自杀,估计他执意要让所有嫔妃出宫的打算也会半路上搁浅,那么,只要他的后宫还有一位妃子,陶然儿就不会原谅他,回到他的身边。
所以,他必须坚定地执行下去。
李信志觉得无力又痛苦,他看着死不瞑目的德妃,眼圈泛红,为什么作为一个帝君,想随心所欲地过自己的生活那么艰难?这些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从来不是他想要的,都是外面的人抱着不同的目的送给他的。
这两年多来,他从来未曾宠幸过任何一个妃子,未曾与她们任何一个有过肌肤之亲,他也因为她们,失去了自己最爱的女人,让她幽居在立春宫,最后甚至让她伤心远走,这两年多来,她沙场争战,吃尽了苦头,几次差点丢了性命。现在更是被中原绑架,生命危在旦夕。如果他行动迟了一点,可能这一生,再也见不到她了!
如果陶然儿死在中原,那么当年,她含着泪决然离宫当军师的那一面,就成了永别!
李信志的眼里涌出了晶莹的泪水,他低着头负手站在那里。
他不能再眼睁睁地看着陶然儿在外面流浪受苦,他害怕这一别就是永别,他余生再也看不到她,所以他才大刀阔斧,要结束这种荒唐的局面。
整治后宫,将所有的妃子都要撵出去!
对别人有情,就是对自己无情,对别人无情,才能对自己以及自己爱的女人有情。
人生苦短,如同清晨草尖上的露水,脆弱不堪,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要这样委屈自己和自己心爱的女人?
不,他不是圣人,他也是一个普通人。
所以他要呵护自己最爱的女人。这一次,他真的豁出去了!
之前,李信志害怕伤到家臣们的心,伤了外邦友邦的心,因此,对于他们送进来的女人,都来者不拒,一一安置在后宫。
可是后来他发现,家臣们开心了,友邦开心了,他和陶然儿却非常伤心!
他委屈了自己和陶然儿,非常非常的委屈。
一个女人的心是不能伤的。女人的心就像那古董琉璃瓶,一旦碎了,再百计千回地补回去,也是无济于事,回不到从前了。
德妃临死前留有遗书,李信志颤抖着手拿起来看了看,大意是说她之所以被封为德妃,就是因为德行很好,如果这次被撵出宫去,她对不住所有的人,最终选择以死以证清白,因为活着,她必须出宫去,成为一个被赶出宫的女人,如果死在宫里,那么她这一生,都是这个宫里的人。
李信志看得天旋地转,嘴唇哆嗦。
这个时候,德妃的父亲苏醒,听到事发,立马摇摇晃晃地赶了过来,看到女儿已经香消玉殒,不由放声大哭,他蹲下身,抱着德妃冰冷的身体,一声递一声地悲声呼唤道:“女儿,女儿,你醒醒——呜呜,呜呜,早知今日,我当初就不该将你送进宫来,女儿,女儿,是爹爹对不起你——”
白发人送黑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