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2 / 2)

崇正帝发了好大的脾气,并下令第二天开早朝讨论。

第二天,周颐早早的起床,到了午门外等着早朝,和他打招呼的人非常多,杨知文和邢景两个的免职时间终于到了。

这会儿站在前面。

钟声响,众位官员排着队进入了金銮殿,这次周颐不是站在末尾了,而是队伍中间。

崇正皇帝的心情似乎很不好,阴沉着脸,直接叫人将尉迟公带了上来。

尉迟公四十岁左右,面白微须,可能是这几天操了心,眼睛里满是红血丝,脸上也是一副疲态。

他一到大殿,就五体投地的趴在地上,痛哭流涕:“皇上,微臣冤啊,真不是微臣下令干的,都是那些不知事的下人,皇上,微臣祖先曾随太祖打下这万里江山,忠肝义胆,微臣就算再糊涂,也不至于会做出这般害人性命的事,皇上,您要明察啊……”

不过这时候就有御史跳了出来:“尉迟公真是会推脱,侵占民田,害人性命,桩桩件件实在让人触目惊心,现在却想推给下人了事,未免想的太过简单了些。皇上,微臣建议必须追究蔚迟公到底,不然那些被侵占良田的人家,还有那被害的八十名良民,他们的公道去何处申诉?”

“臣附议”又一名臣子站出来说道。

“皇上,微臣有不同的看法,尉迟公并不缺那点儿银子,他何至于去占那些平民的便宜,微臣觉得尉迟公并没有说谎,肯定是下人擅自做主,这才酿成了这等祸事,尉迟公是忠烈之后,若因为下人而牵连到他,未免有些寒先人之心。”

“臣附议……”

“臣附议……”

那御史和这名官员说的话都各自有人支持。

周颐看了一下。

支持御史的的多是朝廷上的清流,比如像翰林院,御史,监察院这类的,而支持从轻处罚尉迟公的多是一些王公贵族。

还有一些并没有表态,诸如邢景,杨知文之类的。

也是,大boss都是要最后上场的,不能轻易叫人看去了虚实。

崇正帝冷笑一声:“下人?当朕是傻子呢!你尉迟公家的下人真是好大的狗胆,若没有你尉迟公的权势,你家下人能联合当地官府,去欺压这些百姓?”

“臣万死……”崇正帝这一句,直接将尉迟公的命吓掉了一半。

“皇上,微臣建议从严处罚尉迟公,以儆效尤。”见崇正帝这样说,马上就有臣子附和道。

还是清流 官员。

“皇上,现在所有的证据都证明是尉迟府的下人擅作主张,尉迟公只不过是拿了银子让下人去买田地而已,之后的事情他一概不知,皇上,还请您明察啊!”祁国公出来说道。

“请皇上明察……”这是林国公。

“请皇上明察……”虞侯。

“请皇上明察……”

没一会儿,除了趴在地上的尉迟公,其他四公三侯全部出列道。

“臣弟附议”福王爷的声音

“臣附议”杨知文的声音。

“……”渐渐的,大半个朝廷的官员都站出来支持尉迟公。

而建议严惩尉迟公的总共也不过十来人。

还有一小半则站在原地,不知如何表态。

“周颐,朕见你并未说话,说说的你看法。”

第124章 周颐政始

被叫到的这一瞬间,周颐想了许多。

今天的大殿上,差不多可以分为三拨人。

第一阵队:崇正帝。

从他之前讽刺蔚迟公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是想严办蔚迟公的,至于背后的理由,或许有为这些遭受冤屈的百姓伸冤的情愫,但永远不要高估一个帝王的感情,他们口口声声念着民为重,君为轻,就真的可以相信啦?

要是这么想的人,只能说太天真。

崇正帝之所以想重办蔚迟公,是因为他察觉到土地兼并已经到了一个极危险的程度,土地大部分到了这些世家达官手里,而致使百姓家无恒产,摆在眼前最直观的问题就是,百姓手里的地越少,国家的税收就越少,说轻点儿,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崇正帝当皇帝的享受程度,当个皇帝,不论想干个啥,都没钱,这还有什么意思?而那些世家达官呢,家里却富可敌国。说严重点,这些世家达官不断的想方设法的从老百姓手里抠钱扣地,到时候老百姓活不下去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揭竿而起,直接革了他的命了。

下层人民若造反成功,新上位的皇帝能容得了他这个旧帝?扯淡呢!而那些世家达官,若是会钻营的,巴结上了新的主子,说不定还是可以继续风风光光过自己的日子。

所以崇正帝已经察觉到土地兼并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了。蔚迟公就可以成为一个引子。

第二阵队:以世家达官为代表的既得利益者。

他们有权有钱,享受着大越朝最优渥的待遇,经过累积,手里不知道握了多少土地。每年蚕食的国家税收加起来恐怕是一个天文数字。

这些年,他们为了侵占土地,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蔚迟公这事是爆出来了,但没爆出来的呢?谁知道现在站在大殿里这些衣冠楚楚的家伙背地里又掩盖了多少血泪斑斑的事实。

所以他们怕,怕崇正帝以此为引子继续追查下去,或者到最后来个什么土地改革,自己的利益即将被触犯,也就不怪乎这些人这么整齐的站在蔚迟公这一边了,他们维护的不是蔚迟公,而是自己的利益。

第三阵队:无权无钱的清流。

这类官员可能直臣最多,大部分人认死理,不然也不会混了这些年还是清流。他们可能是心有正气,想为受冤的百姓伸张正义,但也不排除有眼红心理,老子还在过苦日子呢,你们一个个的却是仆从如云,锦衣玉食,都是为皇帝办差的,谁有比谁高贵!现在好不容易逮到了痛处,自然是痛打落水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