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2 / 2)

原配嫡女 弥生凉 2333 字 9天前

如今温家大爷做出的糊涂事得了恶果,进而影响到父亲与他的官途,温家二爷心中更是不喜。

可再不喜,这也是自己的大哥,一母同胞,血脉相连。

温家二爷垂下眼,心底再怪大哥糊涂,到底还是希望没事。

温家老爷子上了马车,见两个儿子跟着上了,也并未说话。

车夫赶着马车离皇宫大门越来越远,车轮声与马蹄声传入静默的马车中,显得尤为刺耳。

温家老爷子闭眼半晌,重新睁开眼了便问:“温长明可是我温府血脉?”

温家二爷闻言一下子看向温家大爷,嘴张了张,到底没能说出话来。他以为自己这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大哥做的糊涂事够多的了,哪知道还有更多?

温家大爷低着头道:“只是在外捡的一个没人要的孩子罢了。”

“可知其父母?”温家老爷子恨声道。

温家大爷摇头,当年那个孩子他也是从别人手中接过的,并不知其父母。

“既不知其父母,那当年你是从谁手里得到的?”温家老爷子问。

温家大爷闭嘴不言,只继续垂着头。

这幅模样得温家大爷气的温家老爷子直想跳脚,只道:“若是今日温长明的亲生父母上堂作证?你当如何?”

若是温长明的亲生父母寻到了,要真是路边随意捡到的便罢了,要是牵扯出人口贩卖,恐怕温家大爷也逃不过这一罪。

要知三司中的两司都是氏族之人,此回案件恐不好了结。

可惜温家大爷不明白,亦或是是明白了却不想供出那人,只当没听懂温家老爷子的话,回道:“还他们便是。”

温家老爷子冷笑了一声,温长明也算是自己这个儿子自幼教导的,往日里装得是十分喜欢,如今说起他的归宿来竟是这般的薄情,也难怪当年会把孩子送到弘文书院去让移了性情。

这时温家老爷子才觉得,当初不论是仇氏也好还是温家大爷,面上虽对温长明各种喜爱,但实际上心中当是有想法的。

不然怎的没念过要让温长瀚去府外读书?因念书不如庶弟,又单独请了西席?

还有温长明的性子,未必不是真的移不过来了,反而是仇氏故意放纵的,好让他把这笔账记在温余卿的身上?

怀疑的种子一旦被种下,就会寻着机会破土发芽,而后长成参天巨树一般横在人的心中。

温家老爷子不喜欢仇氏已久,怀疑的种子早就在多年前种下,如今发生的所有事也不过是那粒种子的肥料,让那粒种子发芽后长得更加茁壮罢了。

茁壮到现今,温家老爷子开始真正考虑是否要休弃仇氏出门,与仇府断绝姻亲。

十多年前,当今陛下尚在潜邸,自然对仇府与温府的结亲十分满意,只因那时当今需要将两家连在一起,争取温家的支持。

然当今已上位多年,手中的权势却是越握越紧,温府和他想要再进一步,陛下未必不会因为温府跟仇府的关系而有所顾虑。

这门亲……温老爷子也有些糊涂了。

*****

温家大爷一直都没再说话,只到快要到三司会审之地时,像是憋不住般自顾自的抱怨道:“非吾之罪矣。”

这几个字的声音虽小,却是让温家老爷子听了个清楚,只恨不得手中有根拐杖打死这个不成器的东西。

不是自己的错,莫不是这是在怪他这当父亲的当年棒打鸳鸯?

温家老爷子对温家大爷此话恨极,然却忘了当年温家大爷敢出去抱一个孩子进府说是仇氏生的,以要挟他要娶仇氏进门确实是因为他的一句话。

当时温家老爷子的话温家大爷至今还记得,只记得那句话之后,才有的后面的想法。

那时张氏似乎已怀孕八月,温家大爷便是即将有第二个孩子,依然还在因与仇氏被棒打鸳鸯而痛苦,一个人呆在书房中喝着闷酒。

那时他身边跟着的小厮并不是如今这一个,那小厮当时怎么道的?

温家大爷其实还记得,便是醉了,醒了也记得,还记了十多年。

那小厮一边给他斟酒,一边安慰道:“大爷何必这般愁眉苦脸?人家都说生孩子就像是闯鬼门关?以后的事情谁知道呢。”

那一句话大大的安慰了他,当时的温家大爷脑中想的便是那般,若是张氏产子而亡,他不是便可娶了仇氏?

可惜此话却被来寻温家大爷的温家老爷听见,当即便将那小厮杖毙,随后将那小厮全家发卖出京。

最后还对温家大爷发了一次狠,“别想着娶仇氏这档子事!便是张氏因产子不小心死了!你也别妄想!”

其实在那个时候,整个温府的几个拥有决定权的人,就已经开始在谋算张氏的死了。

温家大爷见温家老爷子这般说,一时酒气冲脑,暗中想当初张氏与他只因失了闺誉便要嫁给他,那仇氏若是比张氏更严重呢?

到时是不是不只是温府必须得同意,便是一向不喜欢他的仇家伯爷也会同意这一门亲事?

当一个人在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的时候,那件事似乎会变得异常简单,简单到温家大爷将此事做完后竟没人有半点怀疑。

如今事情被揭穿,温老爷子不觉是自己的错,温家大爷尚且委屈。

只可惜亡命于地下的人,不知可有合上眼。作恶之人,心中可有悔意。

这是清辉在看见温家一行人时,心中冒出的第一个想法,然后才是事关自己母亲之事。

‘谢氏明珠’当年遭罪,也与这位看似深情却多情的探花郎脱不了什么关系呢?此人说是恶鬼之源怕也不为过。

清辉垂下眼帘,心中暗想到。

此时南宁太子在外仍宣称的是镇国公世子,因镇国公当年在四公之首,又多年征战南蛮有功,高皇帝一封再封,竟是连世子位都是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