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节(1 / 2)

陈博衍莞尔:“不知怎的,母亲这里的格外好吃些。”

淑妃又嘲了他两句,陈博衍便转身出门了。

淑妃站在堂上,看着儿子高大宽阔的背影逐渐远去,心中一时五味杂陈,既是感慨又觉得欣慰。

她的独子,眨眼已经这么大了,并且已能独当一面,深谋如斯。这些年来的宫廷生涯,她得到的只有这个儿子而已。

然而,这兴许已经够了。再高的位份,也不过是面子上的风光。至于皇帝,她从来是当做个差事在服侍,并没有什么实在的情分。

想着,淑妃恍然一笑。

待将来儿子娶了萧家的丫头过门,再生下几个孙儿,她便能和儿子媳妇一道安享天伦了。宫里的那些糟心事,她便再也不必理会。

陈博衍并不知道淑妃那些心事,他心中还在筹谋着宫里的事情。

胡氏献祥瑞这事,其实是他拿言语相激的结果。

上一世,胡氏是在年夜宴上头一次令皇帝见到了那五彩仙鹤,而后仙鹤便中毒而亡。皇帝大喜大怒之下,自然恨极了母亲。胡氏,将皇帝的心情拿捏的极准。

今生,他是不会让她如愿以偿了。

第11章

“四爷且等等!”

陈博衍踏出门槛,才走到院中,方要出了院门,却听明珠在身后呼唤。

他回身,果然见明珠快步走来。

陈博衍顿住了步子,看着明珠走上前来,问道:“何事?”

明珠望着他,却莫名的一阵瑟缩,打从心底里的冒出来一股子畏怯。和她主子一样,明珠以前也有些怕陈博衍,然而却从没像今日这样,十足真切的敬畏起来。

她顿了顿,才低声说道:“姑娘让我给四爷捎个话,务必说动淑妃娘娘,请她不要回宫赴宴。即便回宫,也务必避开了年夜宴。”

这话落地,陈博衍心中一跳。

他盯着明珠,半晌淡淡问道:“这话,当真是你们姑娘说的?”

明珠怯他,点头如捣蒜一般:“当真,婢子不敢欺瞒四爷。”

陈博衍看了她一会儿,忽而说道:“告诉你们姑娘,我晓得了。”

他没再理会明珠,而是看向了堂屋连着的暖阁,那是萧月白的住处。

雕花窗棂后头,蒙着厚厚的皮子,丝毫看不到里面的情形,也看不见那如玉的姑娘。

陈博衍望了片刻,忽然转身抬步去了。

明珠看着他的背影,如释重负的长出了口气。

今儿四爷的火气可是真大,往日他虽不苟言笑,但也从来不会苛责他们这些下人。说起来,陈博衍其实根本就不会理睬他们。今儿为着姑娘出事,他竟然发了这样大的脾气,还罚了所有人去廊下跪着。

冰天雪地,跪在外头,这滋味儿明珠刚入国公府时,尝过几次。

膝盖骨跪的生疼,冷风朝着骨头缝里钻,不消时候多,只用一刻钟,身子就全木了。

明珠进国公府时,本是跟的二房里二太太。那时候她年岁小,不顶用,时常犯些差错,也就常挨罚。

后来萧月白看她可怜,就问了老太太甄母,将她要到了身边。明珠去了姑娘房里,成了小姐贴身侍奉的大丫鬟,吃饱穿暖,再也没了朝打暮骂。明珠,对于姑娘是从心底里的感激着。

今儿这件事,不知是该为姑娘高兴呢,还是该替自己的将来担忧。

明珠心里琢磨着,就回身慢慢往屋里去。

才走到廊下,忽见一穿着湖绿缎子比甲的中年妇人打从屋里出来,朗声道:“姑娘的恩典,大伙都起来罢!”

众人如蒙大赦,相互搀扶着自地下爬起来,渐渐散了。

眼瞅那妇人就要往厨房去,明珠快步上前,叫住了她:“王姑姑,姑娘知道外头的事了?”

那妇人娘家姓王,是大夫人林氏的陪房,从南边跟来了京城,从丫鬟做到了内管家,如今府里年纪小点的都叫她姑姑。

王姑姑停下,望着她点头说:“可不是么,姑娘听说了,便放话下来,天寒地冻叫大伙都起来各干各的去。”说着,微微一停,又道:“姑娘想吃牛乳炖鸡蛋,我上厨房吩咐去,便不耽搁了。”这话落地,她抬起脚向厨房去了,远远的还飘来一句:“咱们姑娘啊,就是个菩萨心肠。”

明珠怔了怔,走回堂中。

堂上空无一人,淑妃已然回去了。

明珠朝暖阁走去,走到门边,还未打起帘子,就听里面大夫人林氏同姑娘萧月白的话音絮絮传来。

“说来说去,今儿这件事还是我不好。若非我定然不叫她们跟着,也不会跌倒在园子里无人得知。这冰天雪地的,罚她们,总是于心不忍。”

这嗓音清甜软糯,便是姑娘萧月白的。

林氏那清亮的声音随即传来:“你这孩子,就晓得替人着想,怎的不多想想自己?今日这桩事,若非博衍,我也是要罚她们的。”

明珠耳里听着,打起帘子来,走到屋中,恭恭敬敬的立在一边。

萧月白已然换了一身家常的装束,一件鹅黄色半新不旧的丝绸棉衣,紧紧裹着她的身躯,膝上却盖着一条软红石榴薄被。

她见明珠回来,便问道:“告诉他了?”

明珠点头:“按着姑娘说的,一字不差的告诉四爷了。”

萧月白又问:“他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