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2 / 2)

妾无良 古锦 2701 字 1个月前

反正后来留评的人源源不绝,贡献小段子的人也不在少数。当然也有回头客认真来翻阅,想找一找自己当日的留评有没有跃然纸上。——不知是不是想讨稿费?

画册也成酒楼一个特色。

特色是特色,客源才是关键。酒楼和马车行一直保持着持续的友好合作关系,给马车免费换新的车帘,给车夫送新的衣褂,当然上面都有成兮酒楼字样。跟马车行老板签好协议,一年四套衣褂白送,两套车帘更换,当然也必须穿足挂满一整年,否则退两倍物料费用。

所以后来也有酒楼想如法炮制,可惜为时已晚。当然成兮酒楼是因为位置偏僻才需要这般宣传宣传的,你处在热闹大街上的店面,其实也不必在这方面花费很多吧。

另外一个武梁主攻的,其实是散漫的人力车夫。他们但凡送个客人到成兮,都可以免费领一个烧饼,偶尔也有点心或打包好的剩菜。

总之有烧饼做基本款勾引着,那些闲来无事的车夫,很愿意把客人往这边送,很积极的帮忙拉客:饭点了,客人吃不吃个饭啊,去成兮酒楼啊。

有时候他们甚至愿意免费送客人过来。反正既然拉不到人赚不到钱,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出把子力气赚个烧饼也是好的嘛。

……

酒楼的其他小动作也不断,所有的节气都有活动,所有的外卖都附送自制卡片,时常有各种名目的行业聚会,发起人?匿名,参与者?爱来不来,不来你不怕错过什么嘛?

成兮酒楼位置偏僻吗?只不过大门离热闹大街拐了个弯而已,又不是远,来惯了走熟了路,这地段热闹了,就不会觉得偏了呀。消费是有习惯的,来了一次的,大多第二次的时候就觉得驾轻就熟,路也不远了,地也不偏了,一切好说了。

酒楼生意越来越上轨道,有第一天的大咖露脸,没有人来砸场子,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程向腾隔了很久又来了一次,但武梁不待客,左院紧闭,他连面儿都没见着。

当然他也没玩翻墙啥的把戏,心里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是很满意的。她就在那里,没和别人乱热乎,老老实实待着,程熙来看过她,两人玩得很乐呵。这,也很好嘛。

邓隐宸果然没几天便整军出发离了京,武梁没见他,当然也不回复他什么话。打仗啊,那么好玩的?再回京没有一年也得半载,没准会要三两年呢,时移事移,到时候谁知道是个什么情况,到时再说了。

☆、第135章 .不平

京城向来是权贵们的天下,所以平头百姓若在京城里立不住足,那很无奈,但世事如此,不必过于自责。

可是若立住了足却做不好生意,那就是你的无能了。

武梁当然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她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生意上。

由酒楼起步,一些相关的生意也跟着做起来。

首先是评价册,后来积累得多了,武梁便开始分系列。甲乙丙丁那么的来,每系列都出三十册。然后酒楼按日子发放,今天初一,就摆示各系列第一册,一直到月末,以此类推。

也算是吊胃口的一种,想看其他册么?其他日子来呀。借以勾引些回头客,反正去别家吃饭也是吃嘛,何不来这儿呢。

没想到竟然有人追书,还有客人打听想买全套回去。一些是外地客人,人家不方便总来酒楼吃饭,一些是带回去给家里后宅那些快闷傻了的女人们消遣的。

卖就卖,不过老葛跟着辛苦一点儿,上面又有成兮酒楼字样,拿到哪儿去都是广告啊。

这种读物,武梁都画得很速成,原本就是想着让人翻两下就扔的。不过既然有市场,当然继续开发开发了。

于是后来每册后面都加连载小故事,要追吗?欢迎来约。

新鲜的新奇的东西,大约总是有人追捧的,评价册慢慢便不能叫评价册,里面有趣怪的评价,有心情故事分享,有各色段子凑趣,有连载故事加盟……妥妥就是一期刊杂志啊。

因为反响好,后来又陆续出了其他图册。比如百字卡,幼教书。

一百个字,主要是名词,风雨雷电,山水花鸟之类的,配上图,写上字,教宝宝认字。

不是现在的人们不会画,而是没人肯用心的系统的整理出专门版本。男人们讲究不抱儿,女人们讲究不露才,尤其大家闺秀,不能将自己的私物流落到了外间去。这些私物,就包括字画。所以既是有,也是私家用品。

反正专业做这个,总是有人买的。

平时在酒楼柜台那里摆一摆,客人结帐时顺手翻翻,家有儿女的拿回去启蒙一下,销量竟然非常的可观。

所以么,当然继续系列的出货罗。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武梁一有空,就费心在这上面。

···

夏去秋走又是冬,转眼这酒楼开业也有日子了。

天很冻,好在屋里暖和。又画完一张,武梁搓搓手,把炉火拨了拨,扬声唤芦花,“把这张拿去交给老葛,让他先描一百张。”

芦花道:“姑娘,不如这张先拿去给秀才吧,老葛上次那张‘走’字还没描完呢,秀才现在手上没事。”

武梁点头。

谁知芦花却又道:“现在去找,不知秀才在哪处呢。不如等一会儿,估记秀才也快要过来了。”

武梁看看她,哟这个懒丫头,动动嘴儿就烤火去了?

不及说她一句,就听到外面燕南越的声音,“姑娘,你要不要去前面看一下,来了一桌客人,非要见掌柜你,说是认识。”

是吗,她的熟人并不多,并且金掌柜一般以她人不在店里为由,一般都替她推了,这次竟巴巴的来叫她?

武梁应了一声,问他:“有没有说是谁,要见我有什么事?”

“说是姓毛,一派贵公子模样……”燕南越道,顿了顿又道,“他们一群人呢,其中有位陶老板来过店里几次了。”

“噢……就来。”武梁道。姓毛,她认识的只有毛六了,会是他吗?

至于那个陶老板,这大约才是燕南越来叫她的真正原因。

陶老板,江南人士,是个实力雄厚的皇商。家里世代经营丝绸织造,特品专供内务府。陶记千织坊遍布全国,光京城就开了四家分店,专营高中低档的自产各色丝绸。据说全国的丝绸,有一半是出自他陶家。

武梁并不认识人家,这位也并不在京长驻,这是岁末巡店才到了京的。然后这位陶老板几乎日日的请客吃饭,对象涵盖京城各色的权贵,可见交际之广,背景之深,在成兮也请过好几次客了。

武梁对这个人很感兴趣,她最近正打算开一家成衣店,想看看有没有和这位合作一下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