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仕?”赫连铖一阵心慌:“太傅,你不能这么早就致仕!”
☆、第 109 章 丝发披两肩(三)
文英殿里一片沉默,死一般的寂静。
过了许久,就听着幽幽的叹息声:“皇上,老臣有心无力,这身子骨,已经支持不住啦!今日借着上元月夜的事情来与皇上提起此事,也是希望皇上能早做准备,以免到时措手不及。”
上官太傅伸直了自己的一双手,呈现在赫连铖面前:“皇上你看,老臣这手指都有些弯曲了,最近便是拿笔都颇为费力,老臣觉得自己陪皇上的日子已经不多了,这致仕折子也该要奏上了。”
赫连铖瞪着上官太傅那一双手,心里压着一块大石头一般,有些透不过气来。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依赖着上官太傅给自己出主意,以后若是没有他帮自己出谋划策,这国该怎么治?朝堂怎么样才能避免成为慕华寅一手掌控的囊中之物?
“太傅,”赫连铖说得十分艰难:“可有合适人选举荐?朕不想见着这太傅的位置又被慕华寅一党所操纵。”
太傅乃是朝堂最重要的职位,位列三公,没有些资历的人很难担此重任,若是选出的人不能服众,或者是没有才干,迟早会被慕华寅参奏下去。
大虞旧事,在没有合适人选时,三公之位能由一人兼任,慕华寅的先祖慕熙便曾一人任过三个要职,威风一时。只不过慕熙对于赫连皇室是忠心耿耿,故此即便他一人任了三公之职,仍然是谦谦有礼,一心为大虞皇室谋划,没有半分趾高气扬,史书曾载文帝多次赞扬慕熙,称其“赤胆忠心,乃国之良才是也”。
正因着慕熙一心辅佐赫连皇室,敬重尽责。故此才会有三块先祖御赐的免死令牌在慕府,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兵不死。
抬头是天,低头是地,这大司马主管大虞兵马,身上旁边如何会没有兵器?虽说三块免死令牌没有说赐永不得死,可这令牌上镌刻的三条标注,实则便是说无论慕家的家主如何胡作非为,都是不会受死刑了。
早几代慕家的家主,个个忠良,传至慕华寅手里,却与赫连铖有些关系紧张,自幼赫连铖便听着太皇太后与高太后忧心忡忡的提及慕华寅,心里便堆他有几分畏惧,从她们的对话里,他知道了慕华寅权势滔天,气焰逼人。
等及他自己登基为帝,亲眼见识了慕华寅在朝堂上咄咄逼人之态,更是添了戒备之心,这次上元节的刺杀,他首先便是对慕华寅起了疑心,若不是想着慕华寅应当不会拿自己的儿女做棋子,早就让羽林子去慕府搜查。
“皇上,老臣这些年暗中访查,试探再三,觉得这些人都是忠心于皇上的,皇上可以尽力提携。”上官太傅从衣裳里摸出了一张纸来:“皇上可以瞧瞧,自己心中先掂量下,在老臣提出致仕之前,可以外派出京,暗中考察,若是合了皇上心意,再将他们调回来,委以重任。”
赫连铖接过那张名单看了一眼,上边稀稀疏疏的写着十来个名字,不由得有几分伤感:“太傅,大虞就这些人忠心于朕么?”
“皇上,这只是老臣观察到的,更何况出了朝堂,外边肯定还有不少官员是终于皇上的,皇上还可以通过科考征辟等途径进行选拔贤才,这些人感念皇上之恩,自然会全心全意为皇上做事。”上官太傅说起这人才之事,脸上有光:“皇上,你就如那朝阳初升,日子还长着呢,慢慢选了下去,等到及冠之时,不愁朝堂里的官员们泰半为皇上驱使。”
赫连铖“唔”了一声,目光从那些名字上扫了过去,忽然间想起一个人来:“太傅,大司农宇文智这个人你怎么没有写上?”
上官太傅一怔:“皇上,莫非你觉得他是可用之才?”
宇文智上次给皇上出了个推恩令的主意,皇上当即便采用了他的建议,看起来还是颇为欣赏他的才干,只不过在上官太傅看来,宇文智这人,却是个吹嘘拍马之徒,根本不可信赖,虽有几分小聪明,但却不能担当大任。
宇文虽然为大虞世家,但上官太傅这人耿直,绝不会因为宇文智出身世家大族便高看一眼,在他心里,这种满口阿谀奉承的人就是祸害,这么些年来,他看着宇文智慢慢的爬到大司农的位置上,实在不屑,只不过瞧着大司农是闲职,倒也作罢,不去计较,可现在听着赫连铖这口气,竟有想要重用他的意思,不免有几分紧张:“皇上,此人千万要慎用。”
“何故?”赫连铖有几分不解,上回宇文智出谋划策,提出推恩令,除夕宫中夜宴将这法令颁布了,各位王爷都没有异议,有几位瞧着似乎还挺高兴,这让他总算是放下心来。这推恩令一下,各位王爷手中的权力便化整为零,他再也不用担心哪位皇叔会暗中扩张势力,威胁到他的安稳了。
从这事看起来,宇文智算是个有才干的,为何上官太傅却不喜欢她?
“皇上,此人极为圆猾,又喜溜须拍马,不是忠良之相,当不得重任!”上官太傅苦口婆心的劝说着:“皇上,老臣与他同朝为官二十多年,早就看穿了这人,还请皇上远离奸人多近贤臣才是!”
赫连铖心中有些不以为然,宇文智溜须拍马,只是想向上爬而已,这样刚刚好被他所用,只要他站在自己这一边,授予他高位又如何?正好立个能人与那慕华寅相对,这样就能控制下局面。
上官太傅见赫连铖没有出声,以为他采纳了自己的建议,心中高兴,继续启奏第二件事情:“皇上,除了选拔贤能之士,老臣以为,还有一条计策。”
“什么计策?”赫连铖稍微兴奋了一点点,想着自己能慢慢收复权力,掌控全局,心里就有说不出的快意,见着上官太傅脸上有犹豫之色,赶紧催促他:“太傅只管直说便是。”
“皇上今年您已有十二,正是要纳绵福的时候,皇上可多选几个绵福入宫,拉拢与那些世家大族的关系,等着过几年,皇上再给予她们妃嫔之封号,从中选出皇后。”见赫连铖的脸色渐渐的有些不好看,上官太傅心中悲叹,他在宫中行走得多,也听到了些风言风语,皆说皇上中意慕大司马家的大小姐,住在映月宫中的慕瑛,灵慧公主的伴读,现儿瞧着皇上那黑漆漆的脸色,果然不假。
可有些话却不得不说,这联姻之策乃是巩固皇权的一个法子,在盛世之时,皇上能掌控全局,这法子没必要用,皇上想宠谁便是谁,哪怕是乡野女子,皇上喜欢自然可以封中式椒房昭仪,可现儿皇权不稳,需得那些世家大族的支持,皇上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需得慎重选择。
既然他如此忌惮慕大司马,又何必心里头记挂着他的女儿?美貌聪慧的女子多的是,又何必只盯着慕大小姐?
世家大族不仅仅只是一户人家,他们与朝堂的官吏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大族里边不少人都在朝堂为官,纳了一家的女儿进宫,就等于多了好几十个帮手,这样比起那选拔贤能之士又更直接,因为不少人为官已久,颇有经验,不必从头培养起,这便省时省力了许多。
赫连铖本是兴冲冲的听着上官太傅说另外一个法子,没想到他竟然说出了这番话,简直是兜头被浇了一盆凉水:“太傅,朕一定要这般做?”
“皇上,这是最快捷的方法。”上官太傅低下头,不敢再看赫连铖的脸:“皇上若是想要早些巩固自己的皇权,这是当下最佳的选择。”
“最佳?”赫连铖牵了牵嘴角:“难道朕的威权,还要靠这裙带来巩固么?”
“皇上,史书上自有记载,一些帝王能屈能伸,终成大业,想那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被那夫差多方凌辱,他都承受下来,三千越甲终将强大的吴国踏平。眼下只是让皇上多纳几个绵福而已,这该不算什么。”上官太傅的眼睛望着自己的靴子尖,额头上有汗珠滚落:“皇上,即便您自己不想纳绵福,太后娘娘也会为你准备好的,毕竟这是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得不从。”
“太傅,你且回去罢,让朕好好想想。”赫连铖一只手捏紧了上官太傅呈上来的奏折,心里不住的翻腾,五味陈杂,没想到上官太傅竟然要他用这种法子来加强自己的权力!
他一点也不想这么做,身边有她陪伴,这就已经足够。
可是,上官太傅说的十分有理,他又不能不听,即便自己不纳绵福,太后娘娘也是会要给他准备好的——他不可能不接受太后娘娘的安排,可也不心甘情愿接受,势必要如上官太傅所说,纳一个能与太后娘娘送过来的女子相抗衡的绵福。
他的眉头拧紧,眼前仿佛出现了一种如白玉般的脸孔。
瑛瑛,为何你不是十五岁年纪?
若她现在是十五岁,他会毫不犹豫拒绝了高太后的提议,与自己最心爱的人相守在一起,一生一世只有她在身边,而现在……
他必须想个什么法子。
☆、第 110 章 丝发披两肩(四)
今年的二月初二,皇宫里显得格外热闹,盛乾宫里更是人来人往,宫女内侍们托着盘子走得飞快,后殿侧面那一进屋子走廊下头站着绣锦,正指手划脚的让宫女们收拾房间。
“今晚绵福就要住进来了,快快将屋子收拾起来。”绣锦朝屋子里边瞧了瞧,里头已经打扫得干干净净,黑色檀木床摆放妥当,上头堆着七彩锦缎的被子,几个宫女正低着头在剪花纸,桌子上铺着剪好的吉祥如意四个字。
皇上十二岁上头纳的这个绵福,意义可不同一般,这是皇上的第一个女人,自然重要,大虞有不少皇后就是这第一位绵福爬上去的——所谓结发夫妻,不仅是女人珍惜自己的初夜,男人对于自己的初夜也是很重视的。